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又称“北岩”造像,位于县城北重龙山麓,现存造像1600余身,共编号162龛。据《会石苑》载《唐重修北岩院记》,其创凿肇始于唐建中(780—783年)年间,“会昌法难”曾使造像活动短暂沉寂下来,稍后,造像又趋于活跃,到咸通二年(861年),北岩佛殿僧虏已多达23间,佛事活动已恢复昔日盛况,为晚唐乃至五代、北宋造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介绍各龛修建时代和造像内容。谬误之处,敬祈同仁指正。第1龛,北宋。释迦牟尼佛像,头顶宝盖,饰螺髻,面相及衣纹被近人修补过。左手曲胸,右手上举作说法状,衣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赤足立于莲上。右臂镌阿难立像,  相似文献   
2.
涪陵白鹤梁石鱼和题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鹤梁石鱼因镌刻于涪陵白鹤梁上而得名。白鹤梁位于长江江心,略微靠近南岸,矩涪陵城西北不到一里。南岸临涪陵市,北岸是北岩点易洞,下游里许为长江与乌江汇合口,江面较宽阔。据《方舆胜览》所载:“州西一里白鹤滩,尔朱真人冲举之处。”经一千多年江水冲刷侵蚀,昔时河滩已成笔直而狭窄的石梁。整个石粱长约1600米,宽10—15米,与江流平行。梁外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梁内风平浪息,江面如镜,被誉为“鑑湖”,与对岸北岩坪自古为涪陵八景之一。  相似文献   
3.
邛崃石笋山摩崖造像位于邛崃、大邑两县交界的大同乡(原名大兴乡)大佛沟。这里山势高峻,解放前是邛崃县三坝场(今属大邑县)和大兴场之间往返的必经之地。解放后由于行政区域的变化和修建公路导致交通路线的变化,而显得偏僻,行人稀少,石笋山摩崖造像三十余年便不为人们所注意了。1982年经过文物普查后,这处精美的佛教造像群才开始被一些学界人士所注目。下面就其概貌、年代、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作初步的探讨。一石笋山在邛崃县西北约六十余里,因其附近有石如笋,  相似文献   
4.
全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七五”规划会议在成都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5月3日至8日,在成都召开了全国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七五”规划会议。这是建国以来文物保护科技工作方面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北京、上海、辽宁、河南、陕西、甘肃、新疆、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等27个省、市、自治区从事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代表81人。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庄敏同志出席了会议,作了题为《“七五”期间发展文物科技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报告以及大会总结。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幼麟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向到会的来宾、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慰问。会议由文化部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副所长王丹华同志主持。文化部科技办沈治成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就如何加强文物保护科技管理工作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四川省科委刘仁福等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文化部文物保护研究所施子龙同志就图书情报资料工作在文物保护科研中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了报告。中国历史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市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敦煌文物研究院、陕西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南京市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介绍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三中全会后本地区、本单位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成绩,交流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文物普查阆中试点工作从86年6月13日开始,于7月14日结束。这次普查是我省首次有组织有计划地由省、地、县文物工作者共同进行的一次全县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有不少值得推广的好经验,也存在一些需要加以改进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6.
安岳与大足两县不仅地界相连,而且两县的石窟艺术在时代、内容、风格和形制上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各有其特征。本文试就安岳与大足石窟中的《柳本尊十炼图》(以下简称《十炼图》),在石刻题记、题材、内容、艺术特征上作一初步的分析、比较,以就教于各位读者。 一、安岳与大足《十炼图》题记比较 安岳与大足石窟中的《十炼图》在十炼的内容和石刻题记序号上相一致,这为我们作对照比较提供了方便。现将安岳的石刻题记全文抄录,并与大足对校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山摩崖造像是一处规模较大、造像数量多而集中的石刻造像群。1982年12月和1985年4月,笔者两次详细考察了重龙山摩崖造像,对现有像龛进行了编号、测绘、拍照和记录。现将该造像群的概况和主要像龛作一介绍,并就有关的年代、分期、类型及特征等作初步的探讨。一、地理环境和概况资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图一),属内江地区,东距著名的石刻之乡大足、安岳不到100公里,全县亦有多处摩崖造像。重龙山造像又称"北岩"造像,与县内其他几处造像,如东、西、南岩摩崖造像相比,为规模最大、雕刻最精、年代较早的一处。重龙山造像按编号共有一百六十二龛,保存较完整的约九十龛,造像一千六百多身。像龛的形制与四川地区的摩崖造像大致相同,主要是平顶敞口长方形或正方形龛,深浅不一,  相似文献   
8.
北山佛湾石窟位于四川省大足县城北0.5公里处的北山之巅。它是大足石刻群中开凿时代较早的一处摩崖造像群,与大足另一著名石刻群宝顶山摩崖造像同为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湾石窟缘崖凿像,长达里许,形若新月,分为南北两区。全部造像,据大足县文物保管所现行编号计二百九十个龛窟。除其中部分碑刻、塔幢及一些残毁无法辨认的龛窟外,本文将现存情况较好的一百五十四个龛窟试作年代分期,并拟通过这一探讨,为大足石刻的全面分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1984年,丹稜县的文物工作者在全县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两处规模较大的摩崖造像群,由于地处偏僻,至今鲜为人知。这两处造像仅一沟之隔,相距不过里许,统称为郑山——刘嘴摩崖造像。 该造像群分布在距丹稜县城西偏北约12公里的中隆乡地界。郑山造像在黄金村13组;刘嘴造像在涂山村2组。这里在古代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