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照宇 《中原文物》2023,(4):138-145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批署“万历年德府造”款青花碗,为明万历时期德藩订烧瓷器的标准器。本文结合史料和出土及馆藏资料认为这批瓷器为明万历时期德藩向景德镇民窑订烧的高档器,部分纹样与御用器有一定相似性,其用途主要作为王府日常生活用器。  相似文献   
2.
继南宋末叶学者桑世昌之《兰亭考》一书后,俞松的《兰亭续考》又是一部关于《兰亭帖》鉴藏和研究的重要文献。本文将《兰亭续考》一书所著录的面貌各异的《兰亭帖》本子一一析出。这些《兰亭帖》多属俞松个人收藏,亦偶有他人收藏之物,并留下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诸多题识,以此可以大致梳理出某一禊帖的流传鉴考情况。惜书中所涉《兰亭帖》实物多不存于世,使得后世研究者无法窥其真实的图像面目,遂形成文献意义上的"兰亭帖"。此外,俞松不仅是一位古书画收藏家,也是一位鉴赏家,他对古代法书多有鉴评,本文亦适当录出,进而对书中所涉猎的古代法书的鉴定方法进行初步探究,以管窥南宋时期的收藏家们对《兰亭序帖》的鉴定和收藏之概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此起笔,逐层论述中国古书画中文本严重缺失,却由相关文献资料替代的现象,结果使古书画鉴定出现书画系统风格构建困难、鉴赏与鉴定混淆的困境。结尾落笔到对古书画鉴定方法的思考,认为对考古学方法的借鉴与运用,其效果取决于这些方法是否能够纳入到古书画的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4.
王照宇 《收藏家》2012,(11):10-12
中国大陆各个博物馆所收藏的黄其昌书画作品真迹总数大约在250幅左右,  相似文献   
5.
王照宇 《收藏家》2013,(4):3-1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杨仁恺(1915-1008年)在《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闸考略》一书中详细记载丁清官旧藏书画的敞佚情况。是书对京津沪地区鉴藏家们染指清宫旧藏书画(即人们常说的“东北货”)的活动记载顿详。  相似文献   
6.
王照宇 《南方文物》2023,(6):143-148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茶事中核心和非核心茶具这两种研判维度,对宣化辽墓备茶壁画所见饮茶方式进行了再研究,认为壁画所见的饮茶方式均为点茶法。整体来看宣化辽墓备茶壁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点茶法较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王照宇 《收藏家》2007,(1):57-59
20世纪的中国古书画鉴定界,可谓是名家辈出,堪为“巨眼”者不乏其人。例如上海博物馆的谢稚柳、故宫博物院的刘九庵以及刚刚仙逝的启功等,如今健在的尚有故宫博物院的徐邦达(1911—)和辽宁博物馆杨仁恺(1915—)等。可能由于张珩的过早兰摧玉折,这位曾经在20世纪初期中国古书画鉴藏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大家却并不被人们过多地关注,其学术影响亦渐趋消却态势。但是,张珩存世的《怎样鉴定书画》和《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两部著述,却成为后世学人研究中国古书画鉴定的经典之作。一、张珩其人张珩(1915—1963年),名葱玉,字珩,号希逸,后以字行,浙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