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汉墓中明确与"天仓"有关的材料共两类:一类为画像材料,见于东汉晚期的四川和河南地区;另一类为题刻文字,多附于墓葬壁画和画像旁,且多与车马出行的题材有关,广泛分布于东汉前期至三国时期墓葬艺术流行的各大地区。目前所见明确的天仓画像皆与天门组合在一起,表达着墓主升天成仙并在天界永享荣华富贵的愿望。题刻有"天仓"和"大仓"两种,反映了升仙与求官、富贵等普遍愿望的结合。无论是考古材料还是文献材料,都反映出土升天成仙的愿望作为一种可能性在汉代尤其是东汉以来已经流行。  相似文献   
2.
1992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最吸引游客的当属名胜和文物两部分。此书开首八页彩图十分醒目,如金瓜洞确似簇生着金瓜;都柳江畔的古榕令我联想黄果树天星桥风景区;肇兴(名似广东肇庆与浙江绍兴的结合,粤音肇同绍)侗寨密度竟高如香港房屋,堪称鳞次杯比了。黔东南州主要名胜点分布图明朗,全书质量俱佳:《名胜志》介绍140处名胜点,首章是山岩和溶洞,雷公山一段值得欣赏:“山上古树虬技交错,一棵棵犹如上了年纪的老人,驼背弯腰,胡须满挂;附生的独蒜兰花,紫红相杂,寄生树上……大白杜鹃、长蓝杜鹃…  相似文献   
3.
张倩影  王煜 《四川文物》2020,(2):43-50,105,F0003
成都及周边地区东汉晚期墓葬中出土有一种明显为仙山造型的陶质插座,倾向于为摇钱树的树座。其整体的三山、平台、洞穴造型及其上较为丰富的人物、羽人、伏羲、女娲、西王母形象应是当时观念中以昆仑、西王母为中心的神仙信仰的表现。将其制作为专门的丧葬用品,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丧葬文化中的神仙信仰成分和超越死亡的升仙愿望,另一方面也再次印证了西南地区流行的摇钱树的主要内涵应与升仙有关。  相似文献   
4.
南京江宁上坊谢家山出土一对滑石猪手握,其腹部的"天"、"乙"刻铭应连读为"天乙",即古代星官和神祇"天一"的别写。在汉六朝时期的观念中,天一与北斗有密切关系,都属于司命信仰的一部分。此信仰汉晋时偏于北斗,多见于一般文献;六朝时偏于天一,多见于道教文献。汉六朝时期流行的玉石猪手握即是此种司命信仰的表现。由于在六朝时,其中北斗部分已由七星板来代表,玉石猪更偏向于天一的部分。这一倾向可能与道教对传统信仰的继承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姜城城门遗址中出土一具大型石兽,其制作年代在东汉末期,在同时期的城门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意义重大。其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本地区东汉晚期以来流行的墓前石雕虎形翼兽是其形象的直接来源,而这些石雕翼兽可能与中原文化的输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有关。另一方面,该地区当时为汉、夷、羌的交接处,据相关文献记载,此种城门石兽与该地区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心理有关。东汉末年,该地区汉夷关系一度紧张,汉人根据夷人畏惧神灵怪兽的心理,在城门口放置大型石雕虎形翼兽,用来威慑夷人。而此种石兽则在夷人的反叛中被破坏,汉族官吏的颂碑也多次被凿毁,整个城门也毁于兵燹。该石兽、石碑、城门遗存及其毁坏痕迹为当时汉夷关系的一种物证。雅安地区特别流行此种大型有翼石兽或许也与这种历史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煜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2):106-118+152-153
至迟在南朝萧齐时期,形成了陵墓拼砌砖画的完整形制,并且至少在萧梁时得到沿用。墓壁后部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如同屏风围绕在墓主周围,借这些“不宾之士”,强调帝王“明王圣主”的品质和追求,是南朝特有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的反映。墓壁其他部分为由龙虎引导的上层“天人”和下层仪仗出行的组合,总体上以仪仗卤簿表达墓主身份并以升仙为目的,由于墓室空间的限制,这一部分被挤压而显得布局奇特。透过对南北朝陵墓和墓葬图像的对比观察,或许有助于墓葬文化研究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7.
四川汉墓中流行的六博画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宴乐六博,所用博局与其他地区出土一致;一类为仙人六博,所用博局为四川汉墓特有。后者以二绳四钩象征当时观念中的宇宙模式,仙人六博于其上,象征着以阴阳六爻运行宇宙,且与升仙思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安徽桐城人许总(1954年生),曾撰《杜诗学发微》,新著《宋诗史》(重庆出版社,1992),乃首部宋诗通史,将宋诗分6段,每编评论一段。《引论》指出宋代充满屈辱,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  相似文献   
9.
访问者(以下简称"访"):霍老师您好!很荣幸有机会向您采访。我们知道,您自从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考古系以来,已经在考古学界耕耘了四十余年,取得了很多成绩,尤其是在历史时期考古的领域,创获颇丰。而这四十年,中国考古学也发展得十分迅速,重大发现目不暇接,各项研究也都有所突破。那么在您看来,历史时期考古研究在这四十年间发展的如何?它目前在中国考古学的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
王煜 《南方文物》2022,(4):169-171
南京东晋墓中出土的“虎啸山丘”砖画不是传统的龙、虎画像题材,而与该时代特别流行的高士隐逸文化有关。从东汉张衡将“虎啸山丘”作为隐逸的比类后,虎啸就与隐逸产生了联系,而魏晋高士文化中流行的啸也与虎啸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类比关系。“虎啸山丘”砖画的内涵其实与之后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一脉相承,不仅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拼镶砖画,也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高士隐逸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