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在晚清的盛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萌生于明清之际。由于康熙帝的提倡,“西学中源”说曾经一度流行。晚清,由于西方近代学术的大规模涌入,两说盛行一时。当时提倡西学者,几乎无不论“中体西用”,道“西学中源”,可见两说是有助于西学输入中国的。随着西学输入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两说的弊端也日益暴露。1890年前后,首先出现了对“西学中源”说的批评,但也引起了卫道者的强烈反弹,王仁俊、刘岳云等捍卫此说,撰成《格致古微》和《格物中法》。张之洞的《劝学篇》对“西学中源”说进行了改造,并对“中体西用”论加以系统阐述,是一个折衷新旧的救时方案。然而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两说都在20世纪初叶为时代所迅速抛弃。“西学中源”说和“中体西用”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交相为用,其演变和消长反映了我们这一文明古国吸收外来文化的独特途径。  相似文献   
2.
云冈石窟长年暴露于自然界风化环境中,以及近些年来,周围煤矿的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极大地影响及危害云冈石窟石雕艺术品的价值及保存,影响云冈石雕文物的有效寿命.为此,通过对云冈石窟三种典型的污染物、粉尘、烟熏及表面结垢进行清洗实验,并采用色差仪、显微视频成像仪及三维形貌仪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测,特别的是三维形貌对加固样品和空白样品的形貌变化比较分析,得出样品的显微形态及表面粗糙度数据,对文物的“最少人为干预”和“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的评价给予了支持,为石质文物清洗效果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扬 《文物世界》2005,(6):38-39,66
隋唐五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巅峰时期。隋代虽然只有40年的短暂历史,但这个时期的画家善于总结魏晋南北朝的绘画经验,绘画创作已经出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并为唐代绘画艺术的繁荣昌盛做了极尽的铺垫。隋代绘画的主流是宗教画和人物画。隋统一后,统治者复兴佛教,大修佛寺  相似文献   
4.
王扬 《文物世界》2006,(6):51-53
中国原始绘画至少已有6000年以上的历史。在考古学和美术史上,人们常常把原始社会早期的石制生产工具称作原始美术或原始造型艺术。因为生产劳动和_丁具的制造,物化了人类的智慧和才能,体现着人们的意志和愿望,孕育着人类早期审美意识的胚胎。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西峙峪遗址中发现的刻着似为羚羊、飞鸟和猎人等图像的兽骨片,寄寓着人们猎获野兽的意想和愿望。这种在旧石器晚期出现的仿生图像作品,应当是中国原始绘画的发端。  相似文献   
5.
一部瑕瑜互见的西学东渐史──评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王扬宗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科学文化在晚清的传播及其影响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重视。在众多的研究者中,上海熊月之先生是很引人注目的一位。继发表了《上海广方言馆史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的再讨论王扬宗熊月之(一)熊月之先生:您好!笔者对您的大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的书评在《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发表之后,最近读到您在该刊1996年第5期上发表对的大作《对〈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书评的回应》。先生的《回...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服饰、礼仪制度入手,解读所谓《雍正帝观花行乐图》的内容和年代,揭示其当为与雍乾继位有重要关系的牡丹台纪恩图。由此重新审视雍正继位问题,指出:少年弘历是雍正争取皇位的重要筹码;雍乾两帝在康熙传位问题上,都宣传康熙传位于他们父子俩,即慎选雍正、默定乾隆。论文还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对雍正继位疑案和其秘密建储等问题提出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穆晓燕  王扬 《人文地理》2013,28(5):24-30
本研究在两千余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三个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巨型社区进行了社区居民的构成特征、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收入居民的迁移意愿及居民满意度的分析,描述了社区的演替趋势和重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新型社区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影响下,建设初期便具有一定的同质性,收入、职业的因素是造成初步同质的重要原因;在社区的演化发展的过程中,同质聚居和异质隔离现象进一步加剧,不同社区处于上升、下降及趋于稳定的同质化的三个阶段;适度的同质性有利于人际交往和邻里和谐,但过度同质容易造成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平等。本文认为城市规划应在尊重这一规律的前提下,采用大混居、小聚居等方式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