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文是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维摩演教图》图本样式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该图是在唐代《维摩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作品突出维摩不二、天女散花的形象,体现了北宋后期以来文人士大夫的信仰和情感;2、图中文殊一侧的会众中,除菩萨及青毛狮子外,还有善财童子、佛陀波利、文殊化现老人和于阗王,他们以文殊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场法会中;3、从文殊使者进入与文殊相关题材图像的时机,以及该图与《降灵文殊、普贤像》中部分图像样式的相似上来看,二图创作的时间应接近,因此金维诺、方闻先生认为该图绘制于金是有道理的,二图对《新样文殊》的利用、改造,反映了南宋时代(包括金、西夏)宗教画创作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敦煌吐蕃时期壁画中经变的对应,是解读洞窟壁画配置及思想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对该时期最常见、最稳定的三对经变之一《弥勒变》、《天请问变》的流行和对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两个结论:①在敦煌信众眼中,吐蕃时期《弥勒变》和《天请问变》的对应主要是兜率天、忉利天的对应,它们实际上都表达了生天思想;②唯识学巨擘玄奘及其弟子在翻译、注疏《天请问经》时宣扬了生天思想,唯识学在敦煌的传播推动了盛唐末至吐蕃、归义军时期《天请问变》的流行以及与《弥勒变》稳定的对应。  相似文献   
3.
碧落寺石窟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城市西北约7.5公里处的泽州县巴公镇南连氏村东(图一),背倚碧落山南麓,面对万松岭,是古泽州境内的名寺。据石窟西窟外石阶旁题记,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六年(482年),完成于唐大和六年(832年),之后五代、宋、金、元、明、清历代都有重修。《山西通志》载,此寺古名圣佛院,宋治平中赐号治平院,元代更额碧落。碧落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达200多米,南北不逾百米,寺东残砖垣上刻石田垄记一  相似文献   
4.
敦煌佛爷庙湾墓伯牙弹琴画像之渊源与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墓葬图像系统中,同一题材的图像反复地出现,构成了一种社会习俗,其背后当蕴涵着能为当时人所普遍认可的观念,该观念决定了此图像在墓葬中应出现的位置以及与之相配置的图像系统,是图像进入墓葬的内在依据和动力。本文以敦煌佛爷庙湾出土的伯牙弹琴画像为例,依据文献记载、铜镜铭文和图像自身的逻辑,着重考察了佛爷庙湾伯牙弹琴画像的渊源及其背后所蕴涵的观念,即图像的含义。作者指出,敦煌佛爷庙湾伯牙弹琴画像与四川、湖北及浙江等地区的图像联系紧密,认为该画像实际上起着调和阴阳的作用,暗示着升仙的必要条件,是升仙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公私博物馆藏《揭钵图》卷的数量众多,浙博本、上博本钤朱玉印《揭钵图》(合称“朱玉本”)及故宫本无款《揭钵图》,是其中年代较早的三卷。朱玉本、故宫本代表了《揭钵图》卷的两种主要类型,朱玉本的构图系在壁画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故宫本的构图则更适合手卷的观看方式,他们为佛画图式由壁画向卷轴画的转变提供了典型例证。通过图式细节的对比并结合其演变脉络,作者倾向于认为浙博本为朱玉真迹,或是元末绘制的朱玉风格的画作,上博本系浙博本之临本,故宫本的创作年代大约在元末明初。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针对故宫博物院藏《维摩演教图》图本样式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该图是在唐代《维摩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作品突出维摩不二、天女散花的形象,体现了北宋后期以来文人士大夫的信仰和情感;2、图中文殊一侧的会众中,除菩萨及青毛狮子外,还有善财童子、佛陀波利、文殊化现老人和于阗王,他们以文殊使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场法会中;3、从文殊使者进入与文殊相关题材图像的时机,以及该图与《降灵文殊、普贤像》中部分图像样式的相似上来看,二图创作的时间应接近,因此金维诺、方闻先生认为该图绘制于金是有道理的,二图对《新样文殊》的利用、改造,反映了南宋时代(包括金、西夏)宗教画创作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