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牛文琴 《沧桑》2009,(6):61-62
在山西抗日根据地小学教育办学过程中政府借助国民小学广泛地进行教育,体现了教育内容为战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战争服务的特点,使民众逐步认同了中共政府的领导,政府也渐行达到对根据地乡村的资源控制,最终实现了民众力量与国家政权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牛文琴 《沧桑》2011,(5):103-105
18-19世纪巴县地方政府委以八省客长作为中间人处理地方事务,做民间诉讼调解,表达了其作为职能精英的官民中介特点,然其参与地方事务,只是有管理权力而无政治权力。  相似文献   
3.
牛文琴 《沧桑》2014,(6):113-115
20世纪前期山西雇农饮食消费占全部生活消费的大宗,饮食结构极其不平衡且数量有限,生活是极其贫困的,不仅如此,实际上山西乡村农民的生活是普遍贫困的,入不敷出的状况比比皆是,其生活维持在最低限度上,且有贫困化加深之势。  相似文献   
4.
行政程序的证据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行动国”的出现,行政权,由行政领域扩展到一定的“立法”、“司法”领域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依法行政、依法控权、保障人权是行政程序证据制度产生、确立、发展的内推力,实行不同于现行司法证据规则的证据体系,确立行政程序证据的本质及特性是行政程序法典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有助于行政行为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合法与合理的衔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前期的山西乡村雇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前期山西乡村雇佣关系有较大发展,其中短工群在雇工中占有重要地位。雇工中打短工者贫农最多,其次是中农、贫民和雇农;而中农、贫农常常兼雇主与雇工的双重角色,但出雇日远多于雇入日。雇佣关系的社会构成涉及乡村社会各主要阶层,雇主和雇工双方角色并不完全固化。雇佣关系的普遍化是通过雇工身份的非固化或雇佣角色的互换性得以实现的。山西乡村社会的雇佣关系,是一种多重身份、地位和角色交叉的网型构造。对于雇工群体的时代性认识,有必要置于当时乡村社会普遍贫困化的事实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牛文琴 《沧桑》2013,(2):136-137
20世纪前期山西乡村短工"人市"劳动力成为商品,其价格受市场供需调节,有市场化倾向。但因农业生产的单一劳作,劳动力价格中旧式因素的存在,市场化扩大发展受阻,维持生存的简单雇佣难以实现真正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