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熊月之 《世纪》2023,(1):4-10
刘靖基(1902—1997),中国老一辈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名誉副主席等职。刘先生出身普通人家,1918年来到上海,白手起家,30年后成为名满全国的工商巨子,他的成功与上海这座城市、与沪商精神密不可分。1979年,刘靖基率先发起倡议,海内外1000多位工商界人士共同认款集资,创办了改革开放后首家民营企业——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刘先生出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刘靖基先生一生的起承转合,正是20世纪中国历史演变的缩影;他爱国家、爱人民、爱民族的精神品质,令人敬仰。本期刊发熊月之先生《“智多星”刘靖基的成功之道》一文,探寻这位杰出的民族工商业者何以成就非凡事业与不朽人生。  相似文献   
2.
熊月之 《世纪》2020,(1):68-73
随着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美国掀起关心中国问题、争先到中国来看看的中国热。从1972年年中到1973年年中,来上海访问的美国人就有近千人。美国华人更是竞相争取回国探亲访问。先是,杨振宁于1971年7月回到上海探亲,1972年6月再次回国;然后,李政道于1972年9月访问上海;吴健雄、袁家骝、顾毓琇、任之恭等很多美籍华裔科学家、学者、教授及各界人士相继至上海访问。  相似文献   
3.
熊月之 《百年潮》2002,(3):55-58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原副所长、著名史学家、本刊顾问唐振常先生,因病于2002年元月27日在上海逝世.本刊特邀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熊月之先生撰文,以志悼念. 尽管唐先生身染沉疴,住院年余,体弱神衰,但是,饮食尚可,睡眠尚可,神志也算清醒,特别是前一段时间回到家里,竟然可以室内行走,桌前阅报,接打长途电话,我们都以为他的病情稳中转好.所以,先生去世的噩耗传来,大家无不愕然,继而默然、黯然,止不住悲从中来.  相似文献   
4.
论郭嵩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傲慢疏慵不失真,唯余老态托传神。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郭嵩焘是一个悲剧人物。他虽然是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又身为进士,学识出众,官至二品,为政清廉,但一生却是在如涛似浪的骂声中度过的。他晚年写的这首《戏书小象》,无限感慨。他深信,时代的风涛,将会荡涤世人泼洒在他身上的污秽,历史会证明他是个见识卓越的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近代中国人民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伟大斗争中铸造出来的锐利武器,也是这一伟大斗争的理论结晶。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是这一思想迅速发展、最有朝气的光辉年代,是中国近代,也是整个中国民主思想史上最灿烂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7.
熊月之 《江淮文史》2016,(1):129-146
世人皆知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与汤寿潜的《危言》,却不知晓绩溪籍晚清奇士邵作舟所著《邵氏危言》。梁启超曾评价这些危言"每发一论,动为数十年以前谈洋务者所不能言;每建一义(议),皆为数十年以后治中国者所不能易"。著名历史学家熊月之经与戴逸、王俊义、耿云志等先生商议,在邵氏后人的支持下,深入探究邵作舟治国理政思想,并付予本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熊月之晚清上海崛起了一个新型文化人群体。与传统士大夫比起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较新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有较好的西学素养,不像传统士大夫那样,除了诗云子曰、孔孟程朱之外,对天体地球、五洲万国、声光化电一无所知;有比较相...  相似文献   
9.
1842年至1860年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研究近代西学传播的论著中,对于1842年至1860年西学在中国传播的情况,除了墨海书馆出版的几本科学书籍被提到外,基本上无人述及,在西学传播史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段空白。本文拟对香港及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在这一时期的西学传播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近代通史》近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约550万字,各卷名称如下:第1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2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3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第4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第6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第7卷《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第8卷《内战与危机(1927—1937)》,第9卷《抗日战争(1937—1945)》,第10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本书的出版,完成了近代史研究所几代人的夙愿。对于1840—1949年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来说,本书的撰写还是一个尝试。本刊特别约请我国近代史学界几位著名学者通过笔谈的形式发表看法,以期引起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