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所谓海派     
在试图描述上海这个城市的微观状态——旧外滩、陆家嘴;老克勒、新人类等等——的过程里,我们发现一种宏大而无形的城市精神影响着这里的一切。但是,身在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似乎对此浑然无知甚至故作不知,仅仅是夹杂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被动前行。当然,这种现象远远不止发生在上海。城市的积淀固然有其美好的一面,但糟粕也混杂其中。是不是应该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知道城市生活中扬弃的尺度?所以,虽然同行嘲笑这个话题的老旧,但我们还是选择上海,把它作为一个标本,重新审视在建设国际大都市过程中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2.
北京浓雾弥漫的11月初,米脂县花6.8万元注册了“米脂婆姨”商标.注册范围囊括了除兵工用品以外的所有类别:与此同时,在美景浓烈的三亚,标榜“有目的的美丽”的“世界小姐”大赛正在为2003年中国所有的选美活动收尾。两种不同体系的审美眼光都希望收获到美丽的价值。但与米脂婆姨相比,我们总觉得三亚的美丽缤纷中缺失了一些更为持久的美丽标准。  相似文献   
3.
我生活在大排档快速消亡时期的广州,这里有关大排档的书面和口头资料也差不多可以用空白来形容。一种曾经与广州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居然没有在官方的视野中留下些许“蛛丝马迹”,连博物馆里尘封古物上的灰尘都不如——起码它们还有自己的栖身之处。大排档的衰退,象征着一种商业传统的无奈。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不是只保护古董,也包括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文化。饮食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无形遗产,大排档和粤式大菜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生活的日子里,我们经常会被问到是不是北京人。但是,究竟谁可以被称为是一个道地的北京人呢?一些人以自己是“北京原住民”为荣,而另一些人则对“北京土著”嗤之以鼻。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应该去寻找更加本原的东西。历史也许会告诉我们谁是北京的“原住民”。我们希望找到北京的“原住民”,得到一个答案,并从他们家族承袭的历史中看到北京城的变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