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青铜立人像初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6年8月14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继一号祭祀坑发掘之后,在东南近30米处又发现了第二号祭祀坑。坑内出土遗物近500件,计有(?)、尊、人头像、人面像、鸟、鹿、戈、"神树"以及方座大型立人像等青铜制品;璋、璧、戈、瑗、凿、刀、管、珠等玉石制品;人面罩、鱼、树叶、圆形饰等金制品以及骨、象牙、贝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的发掘资料尚未正式发表。但不少出土遗物已引起广泛关注,一件青铜立人像尤为国内外瞩目。这里专就这件青铜立人像作一介绍,并略述个人的看法。这件青铜立人像形体高大。大眼,直鼻,  相似文献   
2.
从新繁水观音遗址谈早期蜀文化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为了探索“古蜀文化”我们还得从四川境内发现、发掘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遗址或遗迹中去求得线索。从目前考古资料的发掘看,在四川东部的巫山大溪发掘了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因为这种文化类型的遗址最早发现于巫山大溪,据目前已发表的考古简报及报告等刊物已定名为“大溪文化”。大溪文化的遗物仅仅在四川巫山县境内发现,从巫山逆江而上几乎没有发现过同类型的文化遗址,可是顺江而下在湖北的西部、湖南北部如红花套、屈家岭、江陵毛家山等地发掘的遗址多是与大溪文化同一类型的,值得注意的是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在地层上还有叠压关系。这种只在川东发现的“大溪  相似文献   
3.
1973年春,四川乐山县斑竹湾出土了一具五代琉璃三彩(黄、绿、褐)陶棺(图一)。棺长81.5、前高(连棺盖)40.5、后高24厘米。棺座前宽29、后宽25厘米。棺身前宽27、后宽18厘米。出土时,在陶棺内装有骨灰与开元通宝铜钱。这陶棺显然是火葬后盛骨灰的葬具。在宋代四川的火葬墓是比较多的,曾在成都、绵竹等地区多次发现。其葬具或用陶罐或用木棺。  相似文献   
4.
蜀汉铜弩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4年3月,在四川郫县太平公社的一座晋墓中,出土了一件蜀汉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制作的铜弩机(缺悬刀)。弩机的郭上刻有铭文"景耀四年二月卅日,中作部左兴业、刘纪业,吏陈深,工杨安作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三十三字(图一、二)。  相似文献   
5.
一年來,西南博物院成都工作組在揚子山清理工作中,共發現了晋代砖墓兩座(墓3.23),兩墓都是磚劵花砖墓。  相似文献   
6.
四川德阳出土的宋代银器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德阳县孝泉镇清真寺,距县城约四十里,1959年3月22日于该地出土银器一百一十七件,四川省博物馆曾先后派人前往调查,并带回银器三十三件,这批银器出土时,系装在四耳陶罐内,罐上盖一砖,砖上有崇宁通宝少许,而罐的四周有崇宁通宝一百六十余斤。兹将这批银器(现存四川博物馆者)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年三月,四川省新都县马家公社发现一座战国时期的土坑木槨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两件铜印,其中有一件方形铜印引入注目."方印一枚.宽3.5、高1.4厘米.背微拱,中为鋬钮,有四饕餮组成的图案纹饰.印文为一组'巴蜀图语'符号.下部两侧各立一人,伸手相握,手下置一罍.手上有一图形符号,在墓内所出的一些铜器上,均雕刻与此图形繁简略异的符号.图形两侧又各有一口向上的铎.用图语组合成的印章过去很少见,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用物."(图一)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西北的茂汶羌族自治县的早期石棺葬中,曾见有用白石随葬的现象,观察这一现象,我们认为是羌族的一种白石崇拜遗俗。这种白石崇拜遗俗存在于“石棺葬文化”中。创造这一文化的民族,是原居于甘青地区的氏羌民族南下后带来的。因此要想进一步了解白石崇拜这一问题,应在源于我国西北甘青高原的氏羌民族文化或与其民族文化有关的其它古代文化中去寻根探源。为了说明这种拜崇的习俗和证明它来源于西北甘青高原,我们可以从西北的甘青高原的考古发掘材料中得到启发,现把四川茂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新中国考古学的指导者奠基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苏秉琦先生因患重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6月2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解放初期在四川作田野考古工作的几位同志,都曾是苏先生参与筹划的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1—4届)的学员。我们这批曾在训练班接受田野考古启蒙教育的同志,每当出差北京时,都要去考古研究所向苏先生汇报四川考古工作情况。苏先生对人和蔼可亲,海人不倦,我们向他所请教的问题,他都无不全面而透澈的交待清楚。苏先生十分关心四川的文物考古工作…  相似文献   
10.
四川珙县悬棺葬墓主的族属问题值得探讨。悬棺傍崖壁的铜鼓图案、墓主"打牙"的习俗和"阿旦沐"的名字为我们的探讨透露了若干消息。在悬棺的岩画中可以认为是铜鼓图像的,有: (1)麻塘坝棺材铺岩画中的图案。 (2)麻塘坝狮子岩的图案。 (3)麻塘坝九盏灯的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