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段智峰 《民国档案》2015,(2):118-126
随着1936年胡汉民欧游归国,国民党内迎胡晋京的浪潮高企,蒋介石与胡汉民再次携手合作似乎已是水到渠成。高企的迎胡浪潮之下,却是国民党派系政治的潜流激荡,由此蒋、胡合作的可能性遭到相当程度放大。针对胡之晋京,蒋以根除西南问题为依归,静观其变后发制人,胡则在入粤前后态度陡变。胡之入粤以致拒不入京,与蒋关系复归僵持,动因不止一端,既有西南对胡在各层面的掣肘与牵制,更因蒋、胡蓄积之心结难于冰释。胡去世后,南京对其之丧葬措置,亦羼杂若干政治考量。蒋之政治生涯走向,乃至国民党的发展路径,皆因胡之突然去世,而不免发生若干变化。纵观1936年蒋、胡博弈,深刻折射出国民党政治文化的某些面向。  相似文献   
2.
1934年6月,监察院弹劾顾孟余,史称顾案。顾案本质上是孙科与于右任联合反汪的一次尝试。汪精卫利用中政会通过三项办法予以反击。蒋介石迫于国内政治形势的需要,干预顾案,实行袒汪抑于的政策,支持汪精卫。最终,顾孟余不仅免于惩戒,在三项办法存废问题的角力中,三项办法得以保留。顾案的发生及善后,意味着在特定形势与条件下汪很大程度上拥有政策的主导权,蒋反而是处于被动支持的另一种局面。  相似文献   
3.
4.
蒋介石与胡适的关系为学术界所乐道,甚至被赋予诸多象征意义.1949年国民党政权逃台后的蒋胡关系,既是大陆时代的延续,也有在台湾时空环境下新的特点.蒋介石在台湾时期日记的开放,为研究二人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资料.蒋介石与胡适均记载了他们交往的经过与彼此观感,但相异甚大,往往是"一个事件,各自表述".蒋介石在日记中痛骂胡适与在公开场合下对胡的"礼遇"形成鲜明的对比,背后的玄机,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哈佛燕京图书馆典藏"蒋廷黻资料"系蒋廷黻个人收集、保存的各式文件,由其子蒋居仁(Donald Tsiang)捐献。这批资料集中于1947年至1965年,是研究蒋廷黻本人及中华民国史、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笔者受哈佛燕京图书馆委托整理该资料,研究课题"蒋廷黻资料整理与研究"于2011年立项为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本辑选编的是1949年前后蒋廷黻与胡适等人的往来函件,反映了他们在国家政权更替之际的思想动态与行动,同时也反映了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初期的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