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中山(1866——1925年),陈炯明(1878——1933年),可谓同一时代的人物。他们都生长在广东,曾经是同志,然而后来却分道扬镳,成了死对头。综观他们二人有合有离,一些中外研究者对此有所论述。值得注意的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对陈炯明一味谴责,他一开始就来路不正,居心不良,投机革命,一直坏到底。鲁直之等在孙、陈公开分裂后所写的《陈炯明叛国史》就是以此为主凋。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这样看。另一种是为陈炯  相似文献   
2.
反对国家分裂,要求国家统一,是贯串中国历史和人民意向的主流,也是孙中山坚决不渝的政治主张.它迄今仍闪闪发亮.一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有一个产生、丰富和发展的过程.造成中国近代分裂的原因是"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因此,要谋求近代中国的统一,就必须与谋求国家独立和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以来,辛亥革命史已有多部问世,章开沅、林增平教授主编的《辛亥革命史》、李新、李宗一教授主编的《中华民国史》(有关辛亥革命史部分)都是各具特色、数逾百万字的大著,得到国  相似文献   
4.
反袁后期,朱执信致陈炯明诗与陈炯明的和句(下均简称朱诗、陈诗),均未收入现已出版的文集。迄今对二诗的记述不一,评论更有异,值得考究。  相似文献   
5.
还在1887年,有志于改善亚洲人民境遇的日本志士宫崎寅藏,首次会晤孙中山,当他听到孙中山“为了中国苍生,为了亚洲黄种人,为了世界人类”而兴起革命军的抒怀后,不胜惊叹:“孙逸仙实在已接近真纯的境地。他的思想何其高尚,他的见解何其卓越,他的抱负何其远大!而他的情感又何其恳切?在我国人士中,象他这样的人究竟能有几人?他实在是东洋的珍宝。从此时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已历2000余年,不少佳话趣事流传后代。孙中山、宋庆龄与梅屋庄吉夫妇的珍贵情谊,尤为中日两国人民所盛赞。 1975年,即中日邦交恢复的第三年,日本的车田让治先生写过一本《国父孙文与梅屋庄吉——献身于中国的一位日本人的生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中国卷进了空前剧烈而复杂的世界范围的争斗,它把如何处理战争与和平的重要课题,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界人士尖锐而又紧迫地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陈炯明信奉的民主联邦制,意在争取和平与民主的环境中亟谋国家建设,而他又十分重视社会实践,他尝以“为治之道,贵在力行;立身之道,贵在毋苟”自勉并敦劝别人。孙中山曾赞扬“其坚忍耐劳,亦自有过人之处”;胡汉民亦以“勤、谨、韧”来概括其个性。驰在形成民主联邦制理想的同时,即抓紧一切和平机遇,加强地方建设,力图以此示范于他省,推而广之,并通过实践检验,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理想。这些地方建设为时人瞩目.亦为后世留下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脚印。本文拟分阶段择要略作勾述,以就教于学界同行。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革命斗争与日本华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历来把华侨作为重要依靠力量,特别是在早期,孙中山迫于情势,主要在海外华侨中开展活动,对华侨更为倚重。其中,孙中山与日本华侨结成了特殊的情谊。这种特殊情谊的结成,是因为在孙中山先后到日本15次,在日本居留时间加起来达八、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研究,是半个世纪以来人物研究中举世瞩目的一大课题。远在1896年,孙中山刚以革命家为世所知,英国汉学家翟理斯就将孙中山的自传编入《中国人名词典》之中。随后又有日人宫崎寅藏所撰《三十三年之梦》以及黄中黄《孙逸仙》的出版,进一步介绍和评论孙中山。1912年,列宁发表了《中国的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