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870年7月23日,第一国际总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指出这次战争在法国方面是侵略性战争,在普鲁士方面是防御性战争。9月9日,总委员会又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第二篇宣言,指出在色当战役和9月4日革命之后,普法战争性质起了变化,普鲁士由自卫的民族战争转变为对法国的侵略战争,法国则变成了反对普鲁士侵略的防御战争。这两篇宣言成了普法战争性质的定论,目前有关论及普法战争的著作也都采取这种划分法。笔者认为,这种两段论划分法虽有一定根据,但并不完全正确。作为一次政治事件,普法战争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它自始至终就表现为对两方来说都属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本人不揣浅陋,略陈己  相似文献   
2.
李良玉 《安徽史学》2006,1(6):113-117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历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仅就孔子在历史教育方面的有关实践活动及其历史教育思想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秦代的历史教育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秦统一之初,统治者重视借鉴历史经验,历史教育在官学、私学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秦朝末期,历史教育受到排斥。秦始皇对历史教育的态度体现了既利用又恐惧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的观念、方法与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近代以来,或者更准确地说,清末以来中国历史学逐渐进入了现代化的过程。历史学的现代化有以下六个特征。第一,在指导思想方面,从为统治者“资治”转变为探求社会发展规律,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二,在形式上,从以纪传体为主,其他特色鲜明、分工明确的本末体、编年体、年谱体等传统体例并存,转变为以章  相似文献   
5.
李良玉 《安徽史学》2007,(3):116-117,68
安徽的朋友们把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淮河文化作为文化研究的三个重点,是很有远见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对文化没有研究,只能提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6.
刚刚成为“过去完成时”的 2 0世纪中国的匆匆百年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上却是遭遇前所未有变故、挑战和机遇的漫长而又艰辛的百年 ,也是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中曲折而又奋进的百年。对这百年历史给以科学、理性、宏观、深邃的历史透视 ,总结其智慧、经验、教训和启示 ,是当代学人的职责和使命。为此 ,我们拟专设几期 (不定期 )“2 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笔谈”栏目。此次约请和组织刊发的耿云志先生、李良玉先生和徐思彦先生对 2 0世纪思想文化史解读的精彩高论 ,为本栏目第三期。通过几期这一笔谈形式的探讨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百年历史 ,有助于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深入和活跃 ,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在此 ,我们竭诚欢迎和邀请精治此百年历史的学术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给这个园地以热心关怀和鼎力支持 ,并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清代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代的各类书院中,历史教育均成为其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书院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其历史教育内容的扩大以及历史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等,均为前代书院所不及。书院长期积累的一些有益的历史教育经验,在今天仍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的文献,其中关于孔子对历史认识的丰富内容,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总结。一、“告诸往而知来”在《论语·学而》篇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段谈话,其中提出了“告诸往而知来者”的重要思想:“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可以看出,“告诸往而知来者”是孔子称赞子贡时提出的观点。学者们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是强调孔子表扬子贡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和列宁都是20世纪的世界伟人。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列宁是俄国无产阶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人。孙中山生于1866年,列宁生于1870年,孙年长4岁。他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别领导了中俄两国的革命。尽管由于中俄两国历史条件不同,两国革命的性质及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