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家忠 《百年潮》2014,(3):39-44,29
援越抗法,中南海发出集结号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于9月2日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但法国不甘心丢掉这块广阔的殖民地,遂于1946年12月出动大军,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入侵,并占领了海防、河内两大城市,封锁了中越边境。与此同时,又返回老挝、柬埔寨,恢复其殖民统治。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的领导下,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李家忠 《百年潮》2006,(5):54-58
中国和越南是两个社会主义友好邻邦,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是由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亲手培育的.半个世纪来,在越南的抗法、抗美斗争中和在两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两国人民一贯相互同情、相互帮助.胡志明主席曾用"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诗句来赞美中越友谊.这期间曾流传着许多体现"同志加兄弟"的感人事迹,20世纪在中国广西创建的越南干部子弟学校,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家忠 《百年潮》2003,(6):32-35
越南的胡志明主席在60年的革命生涯中,有一半时间是在国外从事革命活动。由于中国革命同越南革命休戚相关,胡志明同中国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他同周恩来的友谊更为世人传诵。早在20世纪初,胡志明就已同周恩来相识1920年,周恩来和李富春、赵世炎、蔡和森、王若飞、蔡畅前往法国“勤工俭学”。胡志明则早  相似文献   
4.
李家忠 《百年潮》2010,(12):20-24
20世纪60年代,美国炮制“北部湾事件”,把战火扩大到越南北方。中国作为越南的大后方,全力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直至越南南方完全解放,实现全国统一。我当时作为中国年轻的驻越外交干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这场斗争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5.
李家忠 《百年潮》2012,(2):14-20
正我于20世纪60年代初进入外交部,几十年中主要是参与和主管中越关系事务,曾任亚洲司科员、副处长、处长,其间曾四次被派到驻越南使馆工作,先后任二秘、一秘、研究室主任、政务参赞,1994年3月至1995年10月任驻老挝大使,1995年12月至2000年7月任驻越南大使。现在退休了,我愿将自己亲历和印象较深的一些事写出来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6.
李家忠 《百年潮》2012,(6):15-19
本刊今年第2期刊登了中国驻越南原大使李家忠撰写的《外交生涯片断追忆》一文.主要回忆了他四次被派往越南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所亲历的中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历史,李家忠特续写此文,作为对上文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李家忠 《百年潮》2014,(12):48-50
正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围绕国际共运的总路线出现分歧,继而展开大论战。之后又将矛盾扩大到国家关系,进一步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和国际共运的分裂。当时美国侵越战争正不断升级。对越南及其领导人胡志明来说,如何对待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的分裂,又如何同时争取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对越南抗美斗争的有力支持,是十分敏感和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家忠 《百年潮》2007,(8):19-23
众所周知,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人之一。作为在外交部工作了近40年、长期从事和参与对越关系事务的干部,我深深感受到周恩来为培育中越友谊、全力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斗争所付出的心血,更目睹了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如何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既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又同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一件件往事涌上心头,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9.
李家忠 《百年潮》2005,(5):44-48
三人小组赴苏联学习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的健康每况愈下。1969年下半年,胡志明出现轻度偏瘫,由于他坚持锻炼,加上医生的精心治疗、护理,终于逐渐康复。但这毕竟不是一个好的兆头。面临这种情况,越南劳动党(越南共产党的前身)中央政治局于1967年5月19日胡志明77岁生日后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了胡志明的健康问题。会议除决定采取措施加强对胡志明健  相似文献   
10.
李家忠 《百年潮》2005,(1):35-40
越南的胡志明主席于1969年9月2日在河内逝世,享年79岁.他在60年的革命生涯中,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国外奔波,历经磨难.其中1931年在香港遭英国当局逮捕、监禁,又在友人帮助下逃离虎口的故事,多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