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晚清民国时期的一座区域性大都会,潍县城市地域结构表现为"西绅东商"的特征:士绅主要聚居于主城,东关西半部和白浪河西侧则是工商业最为繁盛之地。这种地域结构特征实际上在晚清以前即已形成,1904年胶济铁路的通车并未在潍县火车站一带形成可观的城市地域,"西绅东商"特征表现出强烈的稳定性。士绅近官署而居的居住习惯、潍县城輨毂胶东的交通区位特征、晚清民国时期颇具规模的城市建设运动和东关因有城墙环绕而表现出的安全优势,是造成这种稳定性的四个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图书馆藏《榆林府城图》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对该图所绘建筑(刘公祠)和大量注记文字的考证,发现该图实绘制于光绪八年(1882),并非如一些著作所认为的同治二年(1863)或前后;该图也不是一般的"城市图",而是一幅专门的"城市水患治理图".榆林城的水患问题是清代乾隆年间开始显现并逐步加重的,这与同时期开始的榆溪...  相似文献   
3.
李嘎 《中国地方志》2012,(6):55-62,5
明清时期山西的城市洪灾普遍而严重,曾遭受洪水冲击的城市达到62座。地方社会的防治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拦”、“疏”、“蓄”三类。具体而言,“拦”,即在城郊修筑拦洪堤堰以障水,这是明清山西城市防洪的主要措施,其中某些城市堤堰的筑造技术值得关注;“疏”,即通过开凿水口、疏浚城壕及新凿河渠等手段,使洪水远离城区;“蓄”,就是在城内利用既有低洼之地或新凿陂池,以蓄积雨洪。以上举措并未能彻底改变山西城市洪灾普遍且严重的状况,探究起来,城市的地理坐落、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城市建成区的扩展等,是不容忽视的三大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市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城市本体、城市腹地三个方面,对宋金元时期青州与济南二城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内外部环境方面,北宋时期,青州、济南二城均较为优越,金元时代却截然相反。从城市本体的相关指标来看,城市风貌上,北宋时期的济南城尚落后于青州城,金元时期青州城因迭遭战火,城市风貌已大不如济南;城市占地规模上,北宋时期青州城的占地规模明显大于济南城,而金元时代的济南城已后来居上。在城市腹地发展水平方面,宋金元时期,至少是金元时代,济南城市腹地的户口数量和经济发展程度已经完全超越青州城的腹地。进而指出,金元时代,至少在元代,山东半岛的经济中心城市实际已经转移至济南,明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到济南的移治,只不过是行政中心"追逐"经济中心,对济南经济中心城市地位的一种政治承认而已。  相似文献   
5.
河患与官方应对:康雍乾时期的山东小清河治理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初期小清河为患严重,康雍乾百余年中,山东历任主政者主要实施了四次大的治理工程,分别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山东巡抚张鹏治河、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巡抚桑格对小清河中游的治理、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巡抚李树德治河及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巡抚徐绩治河。数次修治各有得失,完工程度亦不尽相同,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持久,小清河水患依旧严重。综合来看,政区地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地方官彼此扯皮,百姓肆意决堤,缺乏一个专司小清河治理事务的管理机构,康雍乾时期流域内人地关系的日益紧张以及流域内特殊的地质地貌是小清河治理成效甚微的四大导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