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山舰事件”的起因是多方面的,这已为多年来的大量研究成果所证实。笔者以为,其“内因”是事件主要当事人蒋介石双重政治态度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拟从此线索入手,力图揭示它与“中山舰事件”的内在联系,并总结出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
国民政府在30年代前期一改以往形式上群众参与的“自治”为“官治”,即政治强控,力图借保甲制度将国家权力延伸至基层农村。本文探讨了河南省在1932年到抗战爆发期间的建保甲活动,论述了河南省政府当局对沟通自身和农民政治联系的中介——保甲行政人员的调控措施及其后果。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中共对冀东农村日伪保甲制度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史学界对我国近现代保甲制度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基本不涉及中共对保甲制度的利用。文章对抗战时期中共从八路军与日军力量悬殊的冀东特殊环境的实际出发,采取利用日伪保甲来为抗日斗争服务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冀东共产党反对"左"的倾向,在保甲体系内添加"办事员",使其隐蔽在内主宰或代替保甲行政人员的行为;总结了冀东共产党利用保甲制度的"合法"身份,保护抗日力量和支持抗日战争等方面的成效;认为冀东共产党利用保甲的过程,体现出对战时农村基层行政模式和对敌斗争方式的创新,为夺取冀东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的许多村政权都采取两面政权的形式,它一面用以应付敌人,一面作为纽带,把共产党、抗日武装与广大农民紧密地连结起来,在艰苦的抗日年代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南保甲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河南保甲制度的建立朱德新为了与共产党争夺农民,在农村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借此扩大人、财、物的征集,扑灭共产主义的燎原烈火,最终巩固在全中国的统治地位,南京国民政府在30年代前期一改以往形式上群众参与的"自治"为"官治"即政治强控,...  相似文献   
6.
日伪对冀东农民的精神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民进行意识构架的再塑,是为日寇在中国农村建立殖民主义统治秩序的重要步骤。在“攻心”策略的指导下,日伪不惜费时耗力,在其占领地精心编织了一张铸造奴才思想的无形网络,以达到对农民磨损其爱国心志,麻痹其反抗精神,腐蚀其健全灵魂,培养出依顺日本的感情之目的。本文拟以冀东为个案,对上述过程及其后果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澳门菜农属于"社会底层",缺乏与其生产、生活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之可供利用的研究成果和数据较少,迫切需要运用口述历史方法进行史料的挖掘。通过深入实地调查访谈获取口述史料,可对有关文字记载起到因果追寻、堵漏补缺、印证纠偏的效能。运用口述史方法研究菜农,实质上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如要取得较佳效果,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掌握有关调查线索是前提,访谈具体当事人或亲历者是关键,尊重受访者并与其交朋友是重要环节,通过各种途径证实访谈材料的真实性是保障。  相似文献   
8.
民国保甲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民国保甲制度研究述评朱德新保甲制度原为封建君主专制在基层农村的政治管理体制,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它滥筋于西周,完备于宋代,明清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除1908年至1937年期间,有些地方有过喧嚣一时的“地方自治”活动,对保甲制度造成了影响外,此后...  相似文献   
9.
旧中国素称“以农业立国”,乡村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内容最能体现统治阶级的本质。所以,对乡村基层行政人员实际职能的了解,不仅能窥当时农村社会之一斑,且有助于揭示旧制度瓦解的根本原因以及新社会诞生的前提条件。有鉴于此,笔者择冀东地区为典型。通过实地调查与档案材料的搜集,力图为探讨此课题作一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