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宪党是民国初年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政党。由于它宣言“以巩固民主政体,励行立宪政治为宗旨”,具有明显的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又由于它由国民、进步两党部分议员共同发起,体现了轻党见、重政见的政党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档案馆藏有朱德寄自护国讨袁前线的手札一通,为研究朱德的早期革命活动和护国战争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手和共四页,毛笔楷书,末署“第三支队长朱德”,并钤有“朱德之印”的硃红印章。从所署“四月十五号由四川泸州城外红花地行  相似文献   
3.
对于刘显世在护国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发表的论著,普遍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认为从他担任护军使起,到贵州独立前夕,他始终是站在帝制派一边的;他参加护国战争,纯属“被迫”,是“反革命投机家”;他在护国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仅仅  相似文献   
4.
1910年10月下旬,广西省会桂林发生由陆军干部学堂第二期广西学生首先发难,迅速扩大到整个学界、持续10多天的“驱蔡”风潮,蔡锷在广西遇到人生旅途的第一道坎。迄今为止的蔡锷研究,皆依据60多年后的个人回忆,认为此次“驱蔡”风潮,起源于广西同盟会支部为对付“表面没什么革命味道”的蔡锷。但历史事实并非如此,引发这次“驱蔡”风潮的真正原因,首要的是清季以来盛行于各省的“省界”观念,其次是广西军界内部派系与个人之间的权力之争,与蔡锷革不革命毫无关系。真正的策动者是广西谘议局,而非广西同盟会支部。  相似文献   
5.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谋独立求解放的一生,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本文仅就朱德在护国战争时期的光辉业绩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日伪统治下的华北农村经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日伪统治下的华北农村经济曾业英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大片土地沦入敌手,在日军的扶植下,12月24日北平成立了以王克敏为首的伪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40年3月30日以后,这个“临时政府”虽因南京汪伪“中央政府”的出笼而取消,但其原...  相似文献   
7.
东北易帜是北洋中央政权覆灭的产物 ,也是蒋介石、张学良本着国家统一方针 ,经过长达 6个月的和平谈判 ,最后由蒋介石作出全面让步的结果。所谓东北易帜经历京津易帜、热河易帜、滦东易帜、东三省易帜“四个步骤” ,仅是研究者的主观臆想 ,与历史实际相去甚远。张学良多次推迟易帜 ,固然有日本干涉的外来因素 ,但不容否认也有其借此“巩固个人地盘与权利”的主观意愿。张学良是东北易帜的最大赢家。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4月 3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等 8家出版社 2 0 0 2年版中学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针对日本政府纵容“编纂会”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为侵略战争翻案的事件 ,4月 4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召集历史专家学者共 3 0余人进行座谈。这里选录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戴逸、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秘书长刘述礼、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桧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汤重南、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赵阶琦、军事科学院军史部研究员罗焕章、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李良志、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何仲山、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林晓光、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副研究员林治波 ,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副研究员章伯锋、张振、曾业英、姜涛、曾景忠、雷颐、居之芬、卞修跃、刘萍等人的发言。发言标题均由发言者自行拟定。  相似文献   
9.
<剿共随军日记>是一本历史当事人的记述.它虽有强烈的"反共"宣传性,但也记录了国共两党、两军不少"历史真实",如"剿共"粤军与国民党"中央军"的矛盾关系、共产党和红军的组织与军纪优于国民党和"剿共"粤军、"剿共"各军的宣传工作不如红军、"剿共"粤军的募夫制弊端丛生,等等.对待历史当事人的记述,应依据其记述历史的立场、动机和方法,采取冷静、清醒、理性的科学分析态度.  相似文献   
10.
简评《战争与和平:试论汪政权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外中国近代史学者王克文先生于1997年2月14日在台北“国史馆”作了一个专题演讲,题为《战争与和平:试论汪政权的历史地位》(以下简称“王文”),后由该馆林秋敏小姐整理成文,经其“同意”,刊载于该馆馆刊复刊第22期。王文总计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