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农 《文史精华》2008,(9):15-21
处于白色政权包围中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始终遭到敌人的猛烈进攻。众敌中除了国民党正规军队外,还包括湘赣边界的反动地主武装:其中有两支甚为猖狂,给红军革命事业造成损失,使毛泽东对这两个死敌念念不忘,以至解放后还查问其下落。这两个死敌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毛泽东在井冈山的两个死敌》一文对此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晓农 《文史精华》2003,(6):62-64
翻开《文史精华》2003年第2期,被《“我的情侣”偶遇赫鲁晓夫之后》一文吸引住了,一气读完,对文章中女主人公由幸运变为厄运的悲惨结局扼腕痛惜。遐思未尽,忽然脑子里有如一道电光火石闪过,倏然想起这一故事似乎已在什么刊物上读到过。当下我在收藏  相似文献   
3.
晓农 《文史精华》2001,(2):20-30
富田事变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1930年,在江西赣西南苏区刮起了一股令人胆寒的旋风,即在党内及红军内部大抓“AB团”,由此激发了红20军12月富田兵变,给当时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AB团”并非子虚乌有,系 1927年 1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陈立夫指使段锡朋等人在江西成立的反共组织──“AB反赤团”,但仅不足3个月,该组织便在革命力量的打击下瓦解不复存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由于当时历史环境及革命斗争形势的错综复杂,“AB团”竟成了中共党内某些入手中的棍子,使相当一批苏区干部及红军将上遭到严酷迫害…  相似文献   
4.
晓农 《文史精华》2001,(7):10-16
一、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 枪声震野,大炮轰鸣。中共中央苏区5万多平方里的周边到处燃起战火硝烟,这是1934年7月,持续了半年的国民党对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围剿”,敌人终于以“堡垒政策”的新战术,突破了苏区的四周防线。 “门户既开,堂奥难保”。从7月中旬起,国民党军的先头部队,分为6路渐向苏区纵深推进。北路军陈诚第八纵队两个师,已集结在泰和准备进入兴国县境;薛岳第六纵队1个师沿永丰县的藤田、沙溪向古龙岗开进;第三纵队的樊崧甫师、汤恩伯第十纵队1个师,则分别向宁都、石城一线渐进;第五纵队霍按彰部在抢占广昌…  相似文献   
5.
晓农 《文史精华》2007,(4):14-24
庐山军官训练团始建于蒋介石第四次对红军“围剿”失败之际,是将红军视为强大对手而开办的,共办3期,培训嫡系杂牌军队各级军官1.4万余人。通过军事训练、“政治洗脑”等方式,蒋介石培养了一批效忠于他的将领,由此确保了他的统帅地位并使得第五次“围剿”红军得逞。详情请看《蒋介石的庐山军官训练团》一文。  相似文献   
6.
晓农 《纵横》2004,(10)
取意《诗经》中“骄人好好,劳人草草”、以普通劳动者自居的汪泽楷,是湖南醴陵人,生于1894年。大革命时期,汪曾任中共豫陕区委书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政治部组织处长、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西省委书记等职。后随陈独秀参与所谓的“托派”活动,不久又与之决裂。此后辗转北平、桂林、长沙等地的大学任教,仍不倦地宣传马列主义,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之中。在他曲折的一生中,有三件事值得后人追念。1919年11月,于北京法文专修馆结业的汪泽楷来到上海,报名参加第八届赴法的勤工俭学。到国外接受新思想启蒙,探索马克思主义真理,是青年汪泽楷的选…  相似文献   
7.
晓农 《文史精华》2004,(4):58-63
南京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这一天——1949年4月24日,清晨7时,我第8兵团35军军部门口,哨兵们拦住了一个旗袍素装的中年妇女,她说马上要见到何克希政委。带哨的排长搞不清这位指名要见军政委的妇女为何等人物,只得速去通报。 不长的时间,军政委何克希小跑着赶过来,老远就惊喜地呼喊着:“修良,修良同志,我们终于胜利了!”“是呀,我们终于胜利了!”这时,他们完全忘记了中国男女  相似文献   
8.
晓农 《文史精华》2002,(2):37-43
1970年12月17日 云南突然爆出了惊天血案:时任昆明军区政委、云南省革委会主任的谭甫仁将军及夫人王里岩在家里遭到枪击身亡;不久军区保卫部长景儒林又自缢。由于正值“文革”期间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侦破工作处于封闭状态,使案情格外神秘而又扑朔迷离。9年后,此案才最后了结。《“文革”中谭甫仁将军血案始末》一文的作者以翔实的资料,披露了这一血案的内幕。  相似文献   
9.
在秋收暴动遭受失败的紧急关头,毛泽东先是摒弃打长沙的原定方针,提出退兵湖南汝城。而后又再弃这一方略,决计转兵井冈山。这一战略上的重大变计,很大程度上与宋任穷携带了中共江西省委的指示信有关。如果没有这封密信,工农革命军退往湘南去了,就没有其后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信使”宋任穷送来的中共江西省委的指示信,对毛泽东引兵井冈起到了重要作用。本向读展示的就是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  相似文献   
10.
晓农 《文史精华》2004,(1):42-49
1931年春天,闽西苏区在当时共产国际错误指导及中共党内极左思潮的冲击下,掀起了一场“肃社党”的狂潮,大批苏区干部及红军指战员被控为“莫须有”的“社会民主党”成员而遭整肃。据不完全统计,有6350人命丧荒野。而制造这场冤案的主谋也在后来纠错中被冠以“社民党”罪名被处决。详情请看《闽西苏区的旷世冤案“肃社党”》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