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蒋冀骋 《沧桑》2009,(1):69-70
主张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价值取向,“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倡导和谐理念为前提,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标杆。  相似文献   
2.
“地方”概念对人文地理学各分支意义的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当文化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交叉时, “地方”则为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提供了分析的基础.本文结合英美地理学刊物中若干涉及“地方”研究的文章,挖掘了地方的概念和内涵,以期对人文地理学诸分支提供学术支撑.本文的结论是:地方研究可支撑经济地理学文化转向和制度转向的研究;支撑区域地理学地方营销和旅游地理学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研究;支撑城市地理学公众参与式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支撑政治地理学的选区策略制定.因此, “地方”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其存在意义是为其他学科提供学术营养,同时,文化地理学对地方的研究也可以使得文化地理学的社会应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戴俊 《风景名胜》2013,(8):162-166
广州风味美食大搜罗广州,一个温暖的名字。无论是她的怡人气候,还是她那特色饮食,总能让人心头感到一阵温暖。假如你也是一个吃货,那来广州是来对了,不管是街头巷尾各式各样的小吃还是茶楼的点心和烧味,每一样都不会让你失望。  相似文献   
4.
贴“鼻子”     
正6月22日下午,我到舅爷爷家去作客,和小宝哥哥、丫丫姐姐一起玩贴"鼻子"。小宝哥哥先在一张日历上画了一张没有鼻子的脸,然后把一段双面胶在一张书签背面贴上。做完一系列准备工作后便向我们宣布规则:用布罩住  相似文献   
5.
新石器中晚期(8000~3000a B.P.)玉器从石器中分出形成相对独立的玉文化.玉文化遗址是玉文化保留至今的载体,本文通过田野考古资料结合陆地卫星遥感图像分析技术探讨我国中东部各流域玉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玉文化扩散包括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种形式;(2)玉文化扩散具有纬度扩散性、经度扩散性和垂...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空间的演替过程中,地方是如何形成的?这是地理学探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多琳·梅西地方历史层累理论,以北京平谷东高村镇为例,采用访谈方法,调查当地不同时期和同时期内各种动力对该镇地方性的影响。结论表明:资本作用和提琴技艺传承的能动性是决定东高村镇是否保持地方性的关键。本文认为:第一,一个地方历史层累的过程可以视为资本在当地的积累过程。第二,经济层与文化层的互动,以及多元主体的进入,使得原本不构成地方性的制琴技艺,试图转化成为地方性知识传承创新系统。第三,地方还由层内不同行动者与资本结构的博弈产生,一旦行动者无法突破资本结构的束缚,将导致地方性削弱。  相似文献   
7.
“贾宝玉同志” “何小姐马上就到。” 经纪人话音刚落,瘦高、清秀的假小子已立在眼前。 染黄的齐耳短发下,一张素净面庞;黑框镜架后的眼睛,溜溜地转,天真又世故。  相似文献   
8.
(1)“伯叔及翁婆,由(犹)更嫌痴恼”.(页682)按,“恼”字出韵,当是“拙”字之误.“恼”字俗书作“(忄出)”,与“拙”形近,故误.上文:“慈母自从怀妊,忧恼千般.”(页678)原文“恼”字右部从“出”,可证.“痴拙”连文,二字义近.“拙”属“薛”韵,与上文“节、裂、说、月”相押.(2)“更深上(尚)未眠,颠坠身羸劳”.(页682)按,“劳”字出韵,当是“劣”字之误.二字下部相同.草书“劳”字作“(?)”,(《中国书法大字典》)与“劣”字略近,故误.“羸劣”二字同义连文,文献习见.《八相变》:“忽见一人,四体极甚羸劣”.(页336)《降魔变文》:“身体羸劣”.(页377)《慧琳音义》卷四十一收有“羸劣”一词,亦可参证.“劣”属“薛”韵,与上文“节、彻”诸字相押.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饮食系统的研究愈发受人重视,当前从关系主义视角的研究,偏重于与食物前向关联的“身体”,忽视了与食物后向关联的“地方”。本文选择福建省罗源县为案例研究地,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罗源饮食地理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究地方流动对地方饮食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罗源从“海味、清鲜、笋糟、非标准”的闽菜系主导的地方饮食特征变为多元菜系并存的标准化饮食特点,原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鲜”变得一“鲜”难求。该变化是由工业化、城镇化造成的“去地化”结构性因素与乡贤回家投资、三峡移民饮食跨地方迁移等“再地化”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本文提出地方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个体的差异化感知,不能用生产—消费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来替代个体对“可持续”的具身感知认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