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器铭与楚蔡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发现于安徽寿县的蔡侯墓,出土青铜器近500件,特别是这一铜器群中有四篇较长的铭文,除甬钟铭文因锈蚀严重,多数字迹不清,有待处理辨识外,其余三篇铭文比较完整,笔划基本清楚,可以通识.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早为学术界所共认,先后有不少考释文字的文章发表.在疑难的文字中,争论最大的,也是最关重要的文字是蔡侯的名字 字,各家所释多岐.因而关于蔡侯的年代和哪一代蔡侯也出现多种不同的看法;有平侯、悼侯、昭侯、成侯、声侯、元侯,以及平侯之器昭侯之墓等诸说.近年来,有关蔡侯名字的考释,见解已渐趋一致.裘锡圭、李家浩先生认为 字当  相似文献   
2.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已历一二千年之久,是世界文化史上仅有的。地方志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的文化源流,有高度发育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在这样深厚的文化土壤上,才能够孕育出地方志这样的硕果,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地方志这种书的本身的价值。历代优秀的志家,莫不主张地方志要“经世致用。”统治者中的有识之士正是看到地方志对于他们十分有用,可以作为“资治之书”,于是予以重视和提倡,元、明、清代均由朝廷颁布诏令修志。修志的命令,有时甚至达到急如星火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寿县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墓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古堆大墓被盗出土的铜器群,是本世纪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也是楚文化研究之启端.由于它是王一级的大墓,且有数十件有铭铜器,所以至今在考古学上和楚文化研究方面仍未失去它的学术价值.中外有关学者,对这一铜器群也尚频频关注.该墓器物出土后,即有“墓葬”和“窖库”两说.1934年,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派李景聃、王湘两位研究人员赴寿县朱家集调查,于1936年发表《寿县楚墓调查报告》.《报告》否定了窖库说,为墓葬说提供了颇有说服力的依据.既是墓葬,墓主又是谁呢?在30年代,学者们多以器铭考释,认定墓主.如唐兰认为,器铭中的“楚王(今酉)肯”即考烈王熊元,“元、肯一声之转”;“楚王(今酉)(干心)”,即楚幽王熊悍.马衡亦主“(今酉)肯”为楚考烈王说.郭沫若则认为“(今酉)肯”、  相似文献   
4.
中国乃礼仪之邦,做客赴宴为坐位子要谦让一番,逼宫篡位也要三表陈让、敕书敦劝,表演禅让让贤的把戏。现代史上有两位大人物也做过类似表演,无不弄巧成拙,出丑露乖,为后人留下笑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镇江、句容先后发现几座五代、北宋时期的墓葬,出土了若干件瓷器,现择要介绍于下: 一、1975年3月镇江市何家门五代小砖室墓出土的青瓷器: 1、青瓷注子釉色青,微泛黄。球腹,丰肩,圈足,葫芦形盖,双带式柄,流口与注口相平。注子通体装饰着繁密的划花纹饰:注身以四组缠枝花卉团形图案与折枝朵花相联一周,注肩一圈卷叶纹,注颈周以云纹,注盖有云纹和羽状纹,注柄,注流都衬以叶纹。整个花纹图案细密协调,是一件精致的青瓷工艺品。注高20、口径4.9、底径7.9厘米。胎质呈灰白色,底有窑渣垫烧痕  相似文献   
6.
新乡市博物馆藏品中有一件带有"天启年"款的白釉高髻坐式瓷观音(见图)。通高24.5厘米。上身稍向前倾,左手心向上叠于右手上,右手心向下置于右膝上,手指皆残断;右腿半蹲,赤脚,左腿后屈,蹲坐于圆形座上。座内壁刻有"天启年"款及"百○"二字,字体不规整,象是制瓷工人随手  相似文献   
7.
2006年岁末,人们期待、盼望已久的目光聚焦在兰州黄河之滨一座崭新的占地百余亩的“工”字形现代建筑群上.这就是经过改、扩建的甘肃省博物馆展览大楼。大楼正门石碑镌刻的馆名.是1971年郭沫若先生陪同外宾来兰参观该馆时亲笔题写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诗经》中俳谐诗的内涵、内容、艺术技巧及特点等方面来探讨诗中的谐;从隐的内涵、原因、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诗中的隐。通过对这两方面的探讨,笔者想使《诗经》更全面地展示给世人。  相似文献   
9.
许绢惠 《敦煌学辑刊》2007,73(4):137-153
<金刚经>信仰在中国由来已久,自五世纪鸠摩罗什在中土翻译以后,该经的思想便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本文将以敦煌莫高窟为区域范围探讨<金刚经>信仰世俗化的过程.敦煌莫高窟有关<金刚经>的部分,除了大量的写经外,尚有十七铺金刚经变、<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及<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本文则以<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及<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为讨论重心.  相似文献   
10.
1983年山西朔州城区修筑通往南河槽的地下污水道,在南关外瓦瓷地挖出一座金代砖券石棺墓。石棺为细白沙石雕成,长120、宽80、外高50厘米,棺盖厚10厘米。棺内只留骨灰,出土铜镜和正隆元宝铜钱约十多斤,均被当时挖土方工人卖到城关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唯有墓志一方仍在石棺外不远处泥土里掩埋着,半块外露,清理出来尚完好。该墓志为石灰岩质,长40、宽36、厚10厘米。四边不整,一面磨光,镌刻楷书18行,共319字(图一)。墓志铭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