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术界对六朝时期太学与国学的关系有多种不同看法。有六朝国学始于东吴孙休时说,有东吴无国学说。有人认为南朝的太学与国学是两所并列的学校,有时两者同置,有时一存一废;有南朝只有国学而无太学说等。事实上东吴并无太学或国学存在;西晋开始在太学之中设置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校舍分离,号称“二学”;东晋先设太学,后又增设国学,并将“二学”校舍合并;南朝“太学”与“国学”为一校二名,由于国学以上层贵族子弟为培养对象,国学的地位和名声高于太学,因此“国学”常常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最高学府的习惯通称。  相似文献   
2.
张连生 《文献》2006,(3):97-108
清代著名学者刘宝楠,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人,著有<论语正义>、<释谷>、<汉石例>、<宝应图经>、<胜朝殉扬录>、<文安堤工录>、<愈愚录>与诗文集<念楼集>等.刘宝楠的前几种著作在学术界影响较大,而他的诗文集,虽然在一些刘氏的传记中作了简单介绍,但大多语焉不详,往往连诗文集的卷数也不知道.<清史稿·刘宝楠传>和<艺文志>只字未提<念楼集>,今人的<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还将<念楼集>的作者写成了刘启瑞.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极其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民间歌谣更是浩如烟海,灿若星河。随着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这些民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接受。此外,通过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这些民歌形式都得到了相应的保护和发展。而作为最原始、最早出现的民歌形式——劳动号子却被人们渐渐遗忘。一些协作性较强,动作在节奏、速度上经常变化的集体劳动,需要步调一致、动作协调,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号令,动作就会参差不齐、力量分散,劳动就无法顺利进行。劳动号子就是人们在这类劳动场合,…  相似文献   
4.
官亭土族中学始建于1934年,前身为朱海山先生创建的官亭小学,1981年正式改为现名。学生中90%为土族,其余为汉、回、藏、东乡等民族。70年来,已发展成为一所各项配套设施齐全,规模较大的民族完全中学。培养了吕建福、鲍义志、胡军、张永芳、秦永章等一大批土族有识之士。为推动土乡教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多年来,官亭土族中学讲究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教学质量、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三川颂     
不靠近你,不知道你安详的尊容; 不融入你,不知道你深邃的文化底蕴; 不亲吻你,不知道你浓郁的乡土气息; 不感触你,不知道你古朴典雅的风韵; …… 金戈铁马的“吐谷浑”曾是这片土地悠久的先民;翩翩起舞的“纳顿”倾诉着另一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阿姑”绚丽多姿的装束是天上美丽的虹霞;悠扬悦耳的“道拉”传递着对生活无限的憧憬;如痴如醉的“花儿”飘逸着爱的芬芳;沁人心脾的“酩馏”散发着人  相似文献   
6.
张连生 《清史研究》2006,(3):99-106
一、刘宝楠<念楼集>的学术价值 刘宝楠,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人,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五岁丧父,由母乔氏教育成人.曾就学于其从叔父著名学者刘台拱,以学行闻名于乡里.嘉庆十一年应试为县学生.为诸生时,与仪征刘文淇齐名,人称"扬州二刘".嘉庆十九年以后,刘宝楠在扬州地区一边授徒教学,一边从事学术研究,同时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