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1993年第五期的《黑龙江史志》上,发表了刘大志先生的大作——《试论<政治协商志>的几个共性问题》。拜读之后,深受启发。然而,对先生所持的若干论点,实在不敢苟同。在此,笔者不揣浅陋,愿将自己的一些看法提出来,以求教于刘先生及各位方家。  相似文献   
2.
史家岭  张海峰  周飞 《神州》2011,(11):45-45
文章分析了变电所自动化改造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青海高原山脉地理格局与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期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发生在相对隔离的种群与自然环境之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由于交通、经济、科技等的高速发展,文化的交融和渗透十分普遍。青藏高原相对独立、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青海高原内部由于高大山脉的阻隔和屏障作用,文化的空间分异相对清晰,文化的交融和渗透还不十分广泛,在现代文化中保留有早期文化的特质。青海高原山脉分布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不同的山地文化,在祁连山与昆仑山之间的湖盆地区产生了昆仑山文化,两山交汇处为昆仑文化的核心区;祁连山西北段为多民族融和的山地文化区,东南段的河湟谷地,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文化,将其命名为唐古拉山文化,其内部以巴颜喀拉山为界分为康巴文化和安多文化两个副区。本文通过对青海山脉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文化的空间分异作初步探讨,旨在揭示青海多民族环境中形成的文化体系,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4.
小波  张海峰 《风景名胜》2012,(10):83-89,82
该怎么形容圣彼得堡呢?俄罗斯人会这样说:俄罗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圣彼得堡,一个是其他地方。俄国旧都圣彼得堡的名字,包含了三个不同的词汇:“圣”,源自于拉丁文,意味着“神圣的”;“彼得”,与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同名,也与俄国最杰出的沙皇、城市的建造者彼得大帝同名;“堡”,源于德语或者荷兰语中的“城市”一词。  相似文献   
5.
张海峰  麻玉霞 《沧桑》2010,(1):136-137
尚钺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在史学社会功能方面,他认为史学的研究首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和揭示生产发展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史料选择方面强调要足够多地占有史料,全面分析史料,正确对待史料不做史料的尾巴。在历史人物评价方面,尚钺认为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用效果和动机相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6.
张海峰 《神州》2012,(17):47-47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倡导教师敏于捕捉课堂亮点,促进课堂有效生成。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抓住课堂的动态生成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动态凸显课堂生成过程,构建和谐亮丽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7.
张海峰  史家岭  周飞 《神州》2011,(11):51-51
文章主要针对输变电工程中一些特定情况下变电站的施工方面做了技术性的分析和探讨,包括有变电站施工中的爆破技术和屋面防水的施工做了简单介绍,另外,主要对变压器和隔离开关的安装技术做了分析,最后介绍了变压器感应高压试验在变电站施工中的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汉书》景祜本卷内有朱墨两色手写校语,瞿镛认为是明代周迂叟录自南宋庆元间刘元起刊本,张元济从之,以景祜本《汉书》为底本影印百衲本时,将手写校语一并删削。对校发现,手写校语不出自刘元起本,避宋讳,当是北宋人所写。手写校语有相当数量的条目不见于传本,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海峰  王忠艳 《神州》2012,(31):137-137
语言不仅是与人交往的工具。而且也是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等表达出来的有声载体。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体,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教学语言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教师教学语言的实效性、影响力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峰 《神州》2012,(18):247-24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指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