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文揭示了21世纪以来日本历任内阁在移民政策制定上的争论;分析了针对日本现行的劳动力开国战略、观光立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外国人接纳政策的现状、影响及发展趋势;阐明了担心重蹈欧洲移民问题覆辙、邻国人口过度涌入、外来移民引发社会问题等是日本不解禁移民政策的顾虑因素;探讨了在外国人政策不完备的日本社会环境下,旅日中国人选择适应而不同化的异质共存模式生存发展策略。论文认为,适应而不同化,即选择性地融入迁入地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异质共存模式生存发展策略,更符合从物理空间到精神空间频繁往返于双方社会的新一代中国跨境迁移者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日本构建起不以同化为必要条件的共生地域社会,从而激发外国人族群释放更多红利。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名古屋个案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在住中国人的出生地、社会阶层、数量变化和职业结构等方面的实地考察,解析了近年来日本中国新移民的人口迁移主要因素、人口变化趋势、要因以及职业分布特征。论文认为就业机会、居住环境、地域国际化政策是中国新移民迁入名古屋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中日关系的波动和恶化,是中国人口增加率呈现迟缓趋势的主要因素;在日本"构建多文化共生社会"的新政策背景下,华侨华人社会迎来了崭新时代。新华侨适应主流社会的方式和形态与老华侨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论文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根据对名古屋华侨社会活动家的访谈和对"名古屋中国春节祭"的参与观察及与老港口城市横滨、神户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初期名古屋华侨社区的社会文化变迁、新华侨的活跃和"文化象征社区"的构建,旨在以名古屋为例,反映以新移民为主体的日本华侨社会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并借"名古屋唐人街"的构想,对华侨社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论文基于笔者对新移民组织和文化祝祭活动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以"社会空间"的形成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在日中国新移民的生存适应策略。认为中国新移民通过"节点"的纽带作用积累"社会资本",进而构建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在动态变化的社会空间,中国新移民可以利用各种平台,运用各类社会资源,在与他者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中求得共生。网络式移民社区空间的构建,更符合中国新移民高流动性、高层次性、高创造性的特点和当今时代特征。它的存在不仅使在日中国人在远离故乡的生活世界里找到族群公共圈,产生连带感和归属感,而且避免了与日本社会的正面冲突,有利于新移民在与当地民众和平共处的前提下推进族群活动的日益丰富和活跃。  相似文献   
5.
论文提出了"文化象征社区"理论并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新移民"文化象征社区"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论文认为文化象征社区作为族群归属空间,满足了新形势下走出国门的新移民在主流社会文化冲击下对保持民族性和传承根文化的诉求;作为族群保障体系,文化象征社区解决了各阶层新移民不同层次的适应与发展需求;同时绕行了飞地型移民社区建构的种种障碍,通过嵌入分散式族群羁留点的文化再生与传播,拓展了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孕育了新移民与日本社会良性互动的可能性,也激发了日本城市文化迈向异质的交融共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