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璐  张志斌 《人文地理》2015,30(6):132-137
文章运用2000年第五次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兰州市主城区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老龄人口增速快,各区增长差异显著,街区差距相对缓和;老龄人口比重呈圈层结构分布,街区间比重差异明显,老龄人口高密度街区范围扩大,空间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双中心"结构;高龄老人增速快,老龄人口性别比下降,空巢家庭日益增加,老年抚养负担加重。其形成机制主要缘于历史沿革、社会发展、人口生育政策以及人口迁移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斌 《人文地理》1999,14(3):36-40
本文从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出发,认为城市化快速发展、土地使用体制失衡、城市用地增加过快、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是世纪之交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场、加强有效的行政管理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标志性形象具有惟一性、象征性、传承性、资源性特征,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化特色、景观塑造、空间布局、生态背景等。兰州自然环境意象独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标志性形象的整合开发具有显著的区域优势,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标志性形象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景观形象不突出。鉴于兰州市标志性形象的现状,在综合分析区域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标志性形象的整合应构建兰州区域本底标志性形象,配置门户和窗口区域标志性,凸显黄河风情线整体标志性,塑造人与环境和谐的标志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省会城市中心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心性是反映城市为其以外地区提供服务能力大小的指标,也是衡量城市中心地位高低的重要依据。文章在借鉴国内城市中心性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分别计算出1984年、1995年和2001年西部省会城市的中心性指数;然后,根据不同时期中心性指数的变化,分析其中心地位的消长涨落;根据2001年中心性指数的大小,划分其中心地位的等级体系,并据此对西部省会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组织格局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民高品质生活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有效途径。以兰州市为例,借助步行指数从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和社会性五个维度构建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指标体系,对兰州市河谷地区1221个居住小区生活空间质量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城市综合生活空间质量整体偏低,呈“一主两次”的多核组团式空间结构,且具有“东高西低”的不均衡特征。②舒适性空间呈“高值—分散、低值—集中”;便利性空间呈多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健康性空间呈“中间高,两头低,高值偏东”格局;安全性空间呈河谷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社会性空间呈河谷中心高度集聚、边缘低值集中连片分布。③生活空间质量以中等质量生活空间、较低生活质量空间、低质量生活空间为主,较高生活质量次之,高质量生活空间最少。④兰州市生活空间质量分异产生了居民住房不平等与居住分异、资源配置失衡与空间剥夺、社会信任危机与社会隔离,以及居住区有机更新和空间重构等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