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婧文 《东南文化》2023,(6):154-161
伴随“公众转向”的持续深化,博物馆由原来的粗放式服务逐渐转变为以个性化、去中心化、实时化、智慧化为导向的精准式服务。大数据范式下,数据挖掘、云计算、海量储存、智能推荐等新技术的发展,虽然为博物馆“全样化”获取观众数据、精准识别观众需求、实现服务的优质化和高效化带来了机遇,但也呈现出理论转化不及时、技术不成熟、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安全隐私等规范原则尚待确立等多方面问题。博物馆在观众研究中应用大数据,不能以此取代以往的研究范式,而应将其作为辅助性工具,在以算法挖掘出的数据规律的基础上,回归博物馆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解释其本质层面的因果关系,推动应用层的拓展和创新,服务博物馆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物信息可视化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途径,其关键是对信息的分类、管理、阐释、共享与创新.在数字人文视阈下,针对当前文物信息表达的同质化和浅层化现象,博物馆等文化遗产机构应该突破简单的复原展示瓶颈,从元数据标准与可持续开源数据集的科学构建、文物信息阐释的多主体参与、信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三个层次,推进对文物信息可视化的实践探索.通过以数据为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机构联动延伸信息维度、调动公众积极性参与知识共享等举措,借助集成性、自适应性和泛在化的数据转化过程和信息可视化模式,协调博物馆、文物、公众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提高文物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提升可视化展示质量,为同类型展示提供可复制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张婧文 《南方文物》2014,(2):125-135
从历代陶瓷观音造像题材、样式与风格的变迁中不难看出,观音信仰自传入中国起便不可避免的开始经历本土化的调整与适应,杂糅了儒、道两种信仰,混合了多种世俗文化因素,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观音信仰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宋元明清的陶瓷观音造像及相关问题,研究观音信仰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