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阙形龛是汉地工匠对佛教艺术进行改造的一次尝试。由于西王母图像和佛教图像长期存在互动关系,是汉代工匠改造佛教艺术的出发点,因此如果追溯其源头,西王母图像成为此文讨论的切入点。通过对汉画中"西王母+双阙"模式和佛教艺术中"补处菩萨+阙形龛"模式的图像与意涵的比较、巴蜀与河西之间的交通以及河西地区天堂观念的考察,此文推断阙形龛的创意应该是来自四川地区汉画中的"西王母+双阙"模式。  相似文献   
2.
路洞石窟降魔变是龙门石窟唯一的一铺.它创造性地引入地神图像.和古代印度中亚地区的降魔变相比,其地神图像没有完全遵循佛传经典,而是依照<金光明经>的记载,借用了早期呈托举姿势男性化的地神造型.其创作的背景是:一是当时翻译出的佛传经典没有关于地神形象的具体描写;二是强调地神图像的降魔变粉本没有传到云冈和洛阳等地.  相似文献   
3.
敦煌莫高窟以及藏经洞出文书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高僧写真作品,填补了美术史研究资料中的一个空白。本文首先对和高僧写真这一传统有关的文献、考古资料进行了梳理,其次对敦煌禅定高僧写真所特有的形制规范的源头和概况做了推论,最后论述了双履图在写真形成过程中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8窟中心塔柱右面,绘画内容丰富,涵盖七佛、十方诸佛、弥勒菩萨、释迦多宝并坐以及释迦牟尼十方分身诸佛等题材.其依据大概是连眉禅师昙摩蜜多翻译的《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它们与该经记载的坐禅忏悔等活动密切相连.但是因为具体的忏仪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对其具体功能不甚明了.这种局面在天台宗智者大师《法华三昧忏仪》制定以后得到了改观.通过考察可以看出,这些图像集中应用于忏仪中的奉请、赞叹和礼佛三科中,其功能就是表示行者所奉请的诸佛与菩萨已经莅临道场并要接受行者的供养.  相似文献   
5.
《敦煌佛教感通画研究》以敦煌感通画为研究对象,内容涵盖了与古代印度、于阗、汉地三个区域有关的瑞像类、圣迹类、神僧类、传说类图像,时间从北朝跨越到宋元,考察视野则以敦煌为中心,扩展到丝绸之路沿线各大重要佛教中心。此文是对该书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所作的介评。  相似文献   
6.
张善庆 《华夏考古》2012,(3):127-135
张掖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第8窟现存法华造像一铺,释迦佛、多宝佛以及右胁侍文殊菩萨皆有榜题,唯独左胁侍菩萨题记漶灭不清。此文根据其他石窟材料,将这身造像考订为观世音菩萨,并就图像模式来源和成立的义理基础做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7.
凉州瑞像信仰盛于北朝隋唐五代宋时期,其遗迹遍及今天山西、甘肃、新疆乃至四川地区。马蹄寺千佛洞隋唐洞窟第6窟主尊原为凉州瑞像,但是经过1963年至1992年之间的重修之后,主尊题材转变成阿弥陀佛,从而造成了学术界对其定名的分歧。此文以实地考察为基础,首次揭示这次重修活动所造的影响,并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详细再考。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2005年敦煌学论著进行搜集整理集成索引。本索引分为论著和论文两个部分。其中论文部分分为专著、敦煌文献、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敦煌社会与史地、敦煌宗教文化、敦煌文学与语言文字、敦煌学史、书评、数字敦煌与石窟保护、学术研究及动态等九个方面。以供学术界参考和查询。  相似文献   
9.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是凉州瑞像研究的主要文献,只是因为它充满神话色彩,研究者需要抽丝剥茧,才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据此可以推测6世纪初当地确有造像活动,但是未必发生在"正光"年间。因为这则材料中有关时间的记载都普遍缺乏准确性,在佛教上层精英的眼中,"正光"是佛教僧团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瑞像的无首状态和正光佛教态势契合,因此"正光说"可能也是高僧传经布道的一种权宜方便。  相似文献   
10.
经由隋文帝的极力推动,中国佛教终于走出北周武帝灭法运动的阴影,并在隋朝两位国君的支持下迅猛发展.相比隋文帝,隋炀帝对佛教则主要侧重于利用.为恢复丝路贸易,大业年间隋炀帝西巡,打败吐谷浑,期间曾经举行过两次重要的佛事活动:诏令慧乘讲诵《金光明经》和礼拜凉州番禾瑞像.该文以此为中心透视隋炀帝的佛教护国思想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