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1世纪以来,一批在犹太复国主义与后犹太复国主义辩论中成长起来的以色列知识分子,围绕流散地历史与犹太教、犹太复国主义、移民运动、工党时期的集体主义观念、以色列国家性质与未来走向、巴以冲突及以色列国家合法性等话题,重新审视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以“修正”为核心的新史学话语,反映了当下期望与失望并存的以色列社会既要拥抱传统又必须面向未来的时代特征,这些知识分子被称为“后犹太复国主义修正派”。他们的出现,象征着以色列史学发展的时代转向与史学方法的调试更新,也代表了以色列民族国家叙事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2.
犹太启蒙运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以现代化理论为视角,探讨了犹太启蒙运动(即哈斯卡拉)的思想根源,认为哈斯卡拉正是欧洲启蒙运动在隔都高墙之内的表现、反应与延伸。章指出,犹太启蒙运动的基本主张如呼吁犹太人走出隔都、顺应社会潮流改革犹太教、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等无不反映了犹太人对现代化的向往与追求。因此,犹太启蒙运动标志着犹太化现代化的肇始。这一理性主义运动在解放思想、促进民族化的更新等方面确实起到了有目共睹的作用,但也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许多犹太人背离了自己的传统,全然放弃了犹太教。  相似文献   
3.
《复国长老议定书》又译为《复国长老谈话录》、《郇山贤达议事录》,它本是一部秘密的伪造文件,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却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整个世界。无论是深孚众望的丘吉尔、腰缠万贯的亨利·福特,还是当今世界的风云之士纳赛尔、霍梅尼等无不深受这一文件的影响,大独裁者希特勒对此更是如获至宝,大加煊染,作为反对犹太人的借口和理论根据,《议定书》在西方犹太学界、史学界、宗教学界早已为人熟知,被称为“20世纪最为成功的宣传材料”、“世纪性的欺世  相似文献   
4.
张倩红 《史学月刊》2005,47(9):74-8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了大屠杀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美国、以色列、欧洲等地普遍兴起了对“后大屠杀时代”的研究,主要探讨源于大屠杀并影响到后大屠杀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通过对幸存者的心理磨难、对纳粹屠犹的神学反思、犹太意识的强化以及西方社会的“遗弃”对犹太人的精神打击等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屠杀事件对犹太人社会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的中东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总体而言,还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今后应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理论研究、促进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在此,我仅想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研究历史记忆.历史记忆(Historical memory)是由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延伸而来,有其自身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①(以下简称《起源》),是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②(JohnM.Hobson)的一部探讨西方文明起源的历史社会学著作。该书批判“新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16—18世纪的欧洲政治思想界,一些基督教学者援引《希伯来圣经》,认为古代希伯来社会就是上帝为以色列人设计的完美共和政体。这股绵延近三个世纪的"政治希伯来主义"思潮发端于意大利,随后向北蔓延,尤其在荷兰与英国达到高潮,甚至一度被纳入政治实践中。就其本质而言,政治希伯来主义是套用希腊罗马的古典政治概念来理解形态迥异的古代希伯来社会,目的是借助所谓的希伯来理想先例为近代早期反抗王权、确立共和的话语构建提供合法依据,希伯来因素从而以这种被异化甚至被歪曲的方式参与到近代欧洲政治文明的创建之中。  相似文献   
8.
张倩红 《世界历史》2007,4(2):26-36
国家观念与国家形态的形成与演变是人类文明化进程的路径与标识之一,古以色列人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民族危机加重的背景下,形成了以王权为中心的集权体制,建立了直接听命于国王的官僚机构。完备的君主制度的确立无疑树立了早期国家的典范。但是,古代以色列的国王不具备埃及法老的威权,在上帝与民众之间担任中介角色的不是国王,而是先知。国王虽然是高尚道德与优秀人格的象征,但同样具有人性的弱点。这一君主观对流散时期犹太人的社会生活以及精神记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叶以来,“全球化”、“文明交往”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中外学术界仍不断地从理论层面上对其进行论证、阐释与讨论,也就是说话语建构的工作还远没完成。那么,“全球化”与“文明交往”的关系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文明交往会出现什么样的趋向?如何以高度的自觉意识与人文理性来把握民族文化建设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综观20世纪尤其是后冷战时代以来的世界学术发展史,不难看出,“明”成了最热门的语汇之一。学们从哲学、化学、史学、政治学、宗教学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明兴衰的规律、明的多元化或一元化趋向、明的本土性与世界性以及不同明交流的态势(“融合论”或“冲突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