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师古《匡谬正俗》八卷,永徽二年由其子颜扬庭表上于朝,其表说颜师古尝撰《匡谬正俗》“藁草才半,部帙未终”,此书是颜扬庭“谨遵先范,分为八卷,勒成一部”的。朝廷对颜师古颇为赞赏,高宗令来济宣其敕旨,“师古业综书林,誉高词苑,讨论经史,多所匡正,前件书发明故事,谅为博治” (见《匡谬正俗校注》所辑《上匡谬正俗表》及敕旨)。所以,《匡谬正俗》在唐朝已广为流传,韩愈《讳辨》即从此书所言“康成郑君此释,盖举异字同音不须讳耳。区字既是,故引为例。禹宇二字其音不别,丘之与区,今读则异,寻按古语,其声亦同”。演释出“谓若禹与雨,丘与区之类是也”,以此解释“不讳嫌名”  相似文献   
2.
五代时期的文化向不为史家所重,如欧阳修就在其所撰《新五代史·司天考》中明确说:“呜呼!五代礼乐文章吾无取焉。”其实这是一种偏见,至少是宋人对前朝特有的一种偏见。五代时朝的文化自有其独具的历史特点,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不少方面,例如文学、史学等,都在战争频仍、政权迭起的情况下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其成就是不容忽视的。而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历史文献学,由于冯道等的奏请校刻九经,并最终完成了这一空前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铭文,以及对我国古代碑碣刻石的收集、著录与研究,称作金石学。这一专门之学创建于宋,是宋人对历史文献学的重大贡献,因为金石学的创立,大大开拓了历史文献学的领域。而且在考史、证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宋朝之前,历史上虽然也有关于前人对金石文献进行研究的记载,如汉宣帝时,张敞对美阳所获宝鼎的考论;北齐颜之推利用秦时铁称权校书;唐人韦应物、韩愈对石鼓的称颂(其中显然包含着考订的成分)等,都是这方面的实例。不过,前人在这方面的工作毕竟是一鳞半爪,并不成系统,因而也就不能称其为“学”。到了宋朝则大为不同,不少学者不仅致力于对古代青铜器、古代碑碣石刻的收集,而且还写成了专门的研究著述,从而使这一专门之学得以创立。  相似文献   
4.
(一)刘敞《七经小传》及其出现的意义宋代学者王应麟说:“自汉儒至于庆历间,谈经者守训故而不凿。”(《困学纪闻》卷八《经说》)这期间,尤其是唐人“疏不破注”的作法,更是束缚了人们的头脑,难以在注释古代文献方面有所创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仁宗庆历之前,直到刘敞的《七经小传》问世,才打破了这种“多守章句注疏之学”的沉闷局面。(引文见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七经小传》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包括《尚书》和《毛诗》;中卷包括《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公羊传》;下卷则是《论语》。从形式上看,《七经小  相似文献   
5.
《大金国志》四十卷,其中诸帝本纪二十六卷,列传三卷,楚、齐始末及有关文录二卷,各项制度及杂仪四卷,宋金往来誓书一卷,京府州军及女真民俗二卷,许亢宗宣和乙已奉使燕云行程录一卷,旧题淮西归正人宇文懋昭撰,从本书录宋金往来誓书、基本上全录许亢宗奉使行程录看,本书应题作宇文懋昭辑撰较为合适。关于本书,历来有不少疑点,这主要是:①本书经进书表署为端平元年正月十五日,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顾炎武对古文献信守“阙如之戒”的校书原则,从他对古音和部分古注的缜密考订,从他对金石文字的实地考察和勤奋收集、整理,探讨了他对我国历史文献的校勘、注释,以及对金石遗文的考辨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并力求通过这些成就,揭示他对我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本文赞扬了顾炎武讲求实际的严谨学风,认为这是对我国古代优良学风的继承和发展,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相似文献   
7.
说《古今图书集成》及其编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修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现存我国古代最大、最完整、结构最精善合理的一部类书。本文阐述了它的结构,比较了它与以往类书的不同,同时勾稽资料,证实了这部书的编撰,与雍正在序文中所说的蒋廷锡等无涉,它的真正编者是陈梦雷。  相似文献   
8.
第三节班固与《汉书艺文志》班固对《七略》的改编班固自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为了完成其父班彪未竟之业,开始撰著《汉书》,到永元四年(公元92年),因受窦宪牵连,被罗织罪名死于狱中,《汉书》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完成。后来,其妹班昭在马续的协助之下,奉朝命,补足了表、志,完成了我国第  相似文献   
9.
东汉末年,郑玄杂糅今古文之说,打破两汉经学注释的门户之见。以后的经学家继承这一学风,摈弃墨守一家陈规的陋习,注意兼采诸家之长,于是新的注释形式——“集解”便应运而生了。经书的集解形式很快运用于史书及其它书的注释,并且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使用。何晏《论语集解》现存的十三经旧注,除《孝经》为唐明皇“御撰”外,汉人与魏晋人所撰各居其半,而魏晋人所注就有三部采用集解的形式,即何晏《论语集解》、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它们都不守一家之说,而集众家之解。何晏《论语集解》采孔安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古籍谈到古籍整理,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古籍?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作为一个比较科学的概念,要把它讲清楚却不十分容易。不错,古籍,简言之,就是古代的典籍。但这个“古代”包括的时限如何?它的上限起于何时?它的下限如何确定?这些都颇值得研究。即以古籍的时间下限而论,目前至少有三说:一是一八四○年说,二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