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迎庆 《收藏家》2014,(12):51-54
<正>清代私家藏书从地域分布而论,江南以苏州为中心向外扩展,承袭吴地藏书家之特殊藏书嗜好与藏书理论,进而形成版本目录学等相关学问,遂于有清一代及至鼎盛。无论在藏书家人数或藏书楼数量等方面,都超越先前甚多,造就了清代灿烂的藏书文化,其中最受瞩目的便属潘祖荫滂喜斋藏书。潘祖荫(1829-1890年),字伯寅,号郑庵,吴县(今江苏苏州)人。1852年(咸  相似文献   
2.
解读东吴大学旧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建筑是学校历史能触摸和观赏的载体,那些具有历史印痕的建筑,演绎着老东吴的显赫.展现着新苏大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百宋一廛"是黄丕烈的藏书楼,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平悬桥巷。自称悬桥小隐的黄丕烈,在清代乾嘉时期,将世间古籍善本从各藏书家手中购来,在自己居所的石库门里构筑了一个宋版书的王国。如今黄丕烈故居已按原貌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黄丕烈(1763-1825年),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佞宋主人、宋廛一翁等。长洲(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三  相似文献   
4.
苏州市民公社是清末出现的城市商民团体,虽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方自治,但毕竟建立了一种民众普遍参与的模式。百年后的今天,那残存的古井依旧,长满青苔的拱桥还在,市民公社带给近代苏州那一丝丝文明的气息,已留存在苏州人对往昔的记忆之中。苏州最早成立的市民公社,是诞生于宣统元年(1909)五月的观前大街市民公社,发起人为怡和祥洋行经理施莹和振源永绸缎庄店主蒋仲君,他们向苏州商务总会、江苏苏属地方自治筹办处及府县衙门呈文,提出试办苏城观前大街市民公社:“观前大街,地居要冲,店铺林立,从前办理各事,虽有施行之效验,尚无联合之机关。  相似文献   
5.
苏州古称"东吴",是2000多年前战国时吴国的都城。100多年前,典雅大气的东吴大学安静地矗立在苏州古城葑门内城河边,与古城墙隔河相望。附近的博习医院、圣约翰堂等欧式建筑更  相似文献   
6.
在苏州,素有“东吴大学多才子,景海女师多佳人”的说法,如今这两座学校的旧址多在苏州大学的校园里。  相似文献   
7.
孙迎庆 《收藏家》2012,(2):47-51
60多年前考古学家打开了明万历皇帝定陵,众多灿若云霞的丝织品出现了,正当他们惊叹古代织造技艺的高超时,转瞬间那些珍贵文物在自然环境下立即发生了风化,让文物专家痛心疾首,尤其是那件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为了重现龙袍昔日芳容,专家们努力寻找一位工匠来复制龙袍,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苏州缂丝老艺人王嘉良。由此这个曾辉煌一时的皇家工艺,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在唐宋时候,苏州城的桃花坞曾经是个桃枝遍地,桃花灿烂,桃树千层的地方。春日桃花盛开,文人雅士云集,饮酒作诗,使桃花坞成为当时的名胜。其实让桃花坞流传至今这个美名的真正由来,就是今天被人们视为文化遗产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正>听昆曲老艺人说,清代苏州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禁令:城里只许唱昆曲,不许唱京戏,以至于外来京班到苏州演出,只能在城外普安桥戏馆里演唱。昆曲的演唱被奉为雅事,空谷幽兰,阴柔娇媚,百般缠绵,千回婉转,穿过花窗,翻过粉墙,悠扬  相似文献   
10.
当宁静的手艺时代已渐渐成为记忆,迎面而来的是喧杂的现代生活。其实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积存;我们留恋的也不仅仅是象缂丝技艺一样的手艺,而是做手艺时的那一片宁静而祥和的心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