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铜器表面着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总结古代铜器表面处理的文献基础上一通过化学成膜探讨含锌32%-36%的黄铜试样表面着色的方法,通过调整和控制试液的浓度、温度、酸度及浸泡时间的实验,确定黄铜表面栗色膜形成的最佳条件。对表面形成的粟色膜用多种实验手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栗色股厚度约为8μm主要组成为Cu2O。并对化学过程中形色栗色膜的机理作了初步探体  相似文献   
2.
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出土铜器的成分和金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琉璃河西周燕国遗址的考古发掘琉璃河西周燕国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距市区43公里。面积为5.25平方公里。遗址包括古城址和墓葬区。据考证,古城址为西周初周王所封燕国的都城。1962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对这个遗址作了调查,后在刘李店和董家林村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阳马粪沱墓出土战国晚期——汉代铜器标本的电镜扫描和金像分析,结合考古学背景,我们进行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巴蜀青铜兵器的制作技术及表面斑纹形成机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成都市博物院的几件带斑纹的馆藏青铜兵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件截面样品均为青铜铸造组织,锡含量平均为11%。三件器物表面斑纹层均含锡和铜并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斑纹工艺可分为二类:剑周99-1极可能为直接铸出凸凹不平的剑体,在凸起部位涂高锡合金膏剂,加热处理后得到。另一类可能先直接铸出金属基体,在欲成斑处涂抹合金膏剂或纯锡,加热处理打磨得到。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巴蜀青铜兵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带斑纹兵器是巴蜀兵器的一大特色。由于表面有斑纹的青铜兵器锈蚀与一般青铜器锈蚀有所不同,必须针对其特殊性进行锈蚀机理的研究,才能对症下药,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应用矿相分析、SEM EDS、XRD等分析手段对几件巴蜀带斑纹兵器表面与截面锈蚀产物进行分析,并与非斑纹锈蚀进行比较;对斑纹与非斑纹的锈蚀机理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斑纹的锈蚀产物主要是SnO2,其在兵器斑纹表面形成钝性保护膜,防止其进一步腐蚀,对斑纹下面的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非斑纹层锈蚀向斑纹层下面的基体扩展,膨胀是造成斑纹层凸起甚至脱落的主要原因,对斑纹兵器保护的关键是控制非斑纹层锈蚀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阳铁塔铸造工艺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阳铁塔又名玉泉铁塔,坐落在今湖北省当阳县城西十五公里玉泉寺的山门外。玉泉寺始建于粱,经唐增建,到北宋时规模达到鼎盛,当时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元、明、清都经过修葺,现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塔俊秀挺拔,古人形容它"如玉笋嵌空"(图一)。铁塔第二层铸有铭文,字迹至今清晰可见,表明建干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距今已九百二十余年。铁塔顶部原有塔刹已经毁损,清道光时改换为铜铸塔刹,其余各部  相似文献   
7.
巴蜀青铜器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巴蜀青铜兵器除了有其独特的形制、巴蜀符号以外,在其表面还常见一些精美奇特的斑纹。这些斑纹呈现银色或黑色,俗称“虎斑纹”(图一、二)。对这种斑纹的成分、结构及其工艺原理目前尚缺乏研究。下面介绍作者近期对“虎斑纹”的一些研究成果,供研究者参考。一带斑纹兵器的考察在有关文物考古单位大力协助下,对巴蜀青铜兵器,尤其带斑纹兵器进行了调研。考察的单位有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什邡市文物管理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庆市考古研究所、涪陵文物管理所、忠…  相似文献   
8.
模拟青铜器样品在典型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具体探讨青铜器不同相组织的腐蚀状况,采用电化学测量技术研究模拟青铜器样品在五种典型电解质和模拟土壤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氯化钠、硫酸钠、磷酸钠、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以及模拟的土壤溶液中,青铜器组织中的α相比δ相及(α δ)共析体组织更容易发生腐蚀。介质的pH值以及不同离子对青铜器不同相组织的腐蚀行为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墓地出土金属器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Using metallorgraphic structure analysis and SEM-EDX,this paper examines 55 sam-ples taken from metal artifaets unearthed at the Lijiashan burials in Jiangchuan county,YunnanProvince.The results reveal that different materials,including gold,silver,copper,tin-bronze,lead-bronze,and iron,were used to produce these artifacts during a time span from mid-Warring Statesperiod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Metallorgraphic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bronzes were made ofcasting metal and that some were subsequentl...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丝织品的劣化机理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古代丝织品出土概况丝绸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 ,据考证 China一词 ,与丝绸有关 1。古代丝织品( historic silks)是丝绸文化绚丽多彩艺术内涵的集中展示。考古发现的一件件古代丝织品文物 ,都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同时也是研究我国纺织技术发展史乃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宝贵史料。我国出土的纺织品无论数量或品种 ,都可堪称世界第一。主要出土情况请见下表。纺织品出土情况调查表出土地点年 代品种及概况江苏苏州吴县草鞋山新石器纺织品葛布。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 丝帛 (经纬密度各为 48根 /厘米 ;丝带宽 5毫米用 1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