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王安石《日录》与《神宗实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录》是王安石在熙宁年间执政时私下记录的君臣奏对之语 ;在绍圣年间由蔡卞纳入史局用以重修《神宗实录》 ,从而得以流布于世 ,也成为新党“绍述”的重要凭据 ,对北宋后期政治影响甚大。宋徽宗即位不久 ,陈、杨时等对《日录》进行批判。他们的批判 ,对揭露蔡京一伙假绍述以行其私不无积极意义 ,同时也暴露了党争的面目。史家的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大量征引《日录》进行补缺、考异 ,同时又完全赞同陈说法而大量征引。这就把《日录》推向了被审判的位子。南宋再次重修《神宗实录》 ,是站在元祐史官的立场上。元修《宋史》沿用重修的《日录》。  相似文献   
2.
(《宋史》标点本卷二十二,徽宗四载:“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徽宗)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七年九月甲子,凶问至江南……”。而同书卷371王伦传则为“七年春,徽宗及宁德后讣至……。”那么究竟徽宗死讯什么时间传到江南呢?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8载“(绍兴七年正月)丁亥,阁门祗侯充问安使何藓,承节郎都督行府帐前准备差使范宁之至自金国,得右副元帅宗弼书,报道君皇帝、宁德皇后相继上仙……”。《宋史全文》卷20上、《中兴小纪》卷21、《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21、《三朝北盟会编》  相似文献   
3.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注文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注文中除心传的原注外,还搀入不少后人的注文。心传的原注文大致可分为考异、附注、存疑待考、间有议论几大类。后人增入的注文,一是明修《永乐大典》时增入的注文,其中大部分是转引自《增入名儒讲义中兴两朝圣政》、《宋史全文》两书中的议论。清四库馆臣在整理《要录》时,也加入了不少注文。大致可分为:“改动违碍之字”;改动金国人名、地名、官名的音译;把避讳的字改回;以有关文献考核《要录》等。区分原注与后人增注应以成书时间为主,注意有无“案”字,再从语气上判断,综合考察以得出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孔学 《史学月刊》2000,(2):40-47
《庆元条法事类》是南宋时期由谢深甫等编纂的一部法律书。该书以事分门,门下分类,每类汇集有关敕、令、格、式、随敕申明和旁照法。便于检阅是其优点,过于庞杂是其缺陷。今存《庆元条法事类》是一残书,但由于所收条法均是在两宋实行过的法律,且是集庆元二年以前所有编敕大成的律书,因此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取材考孔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以下简称《要录》),为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所著,完整地记述了南宋高宗朝的历史,其书取材网罗之丰富,考证之精审,为当时诸家高宗史之冠,获得后人较高的评价。关于对《要录》取材的研究最早见于宋人,...  相似文献   
6.
“金匮之盟”真伪辨孔学关于宋太宗赵光义继统当皇帝,有"斧声烛影"及"金匮之盟"二大疑案。近人对此多所考证①,认为宋太宗是弑兄篡位,而所谓"金匮之盟"是伪造的,伪造人不出赵普及宋太宗二人,其目的是为宋太宗兄终弟及入继大统制造合法的依据。对于宋太宗是否弑...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282《薛瑄传》7229页载:“(薛瑄)天顺八年六月卒,年七十有二。”黄云眉先生《明史考》第七册,《明史》卷二八二(列传第一百七十)载:“按据《宪宗实录》卷十瑄传,瑄卒于天顺八年十月甲申,年七十有瑄。”案薛瑄入门弟子阎禹锡所作的《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薛先生行状》(见《薛文清公全书》《行实录》卷一)载:薛瑄生于洪武己巳(1389年)八月初十日,卒于天顺八年(1464年)六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8.
宋代《宝训》纂修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宝训》纂修考孔学宋代修史制度在唐、五代的基础上,更趋完善,有记帝王言行的《起居注》,记宰臣商议军国大事的《时政记》,有据前两者及诸司供报修成的《日历》,和据《日历》及其它材料修成的《实录》,在《实录》基础上修成的《国史》,专记典章制度的《会要》...  相似文献   
9.
论凌迟之刑的起源及在宋代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学 《史学月刊》2004,(6):38-43
五代以前的东晋已有类似凌迟的脔割存在,但仅偶尔为之,到五代时期才成为一种法外之刑。最先有凌迟之刑的是契丹,起源于其本民族的习惯法,且契丹最先使用凌迟作为死刑的名称。宋代凌迟之刑在宋太宗晚期开始使用,仁宗时开始以诏令的形式规定其适用范围,神宗时凌迟之刑的适用范围扩大,南宋相沿无改。凌迟之刑在宋代仅以敕令的形式存在,所以俗称法外之刑。但宋代大量使用凌迟是以奏断进行的,反映了凌迟之刑的适用范围仍在形成过程中。盗贼及兵变的频繁是凌迟之刑在宋代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宋代凌迟之刑的使用对元明清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陆游及《高宗圣政草》孔学陆游(1125~1210)①,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早慧,十二岁能作诗写文。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应礼部试,名列前茅,由于论恢复,被秦桧一伙人黜落。秦桧死后,始任福州宁德簿。孝宗即位,升任枢密院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