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姚保瑄 《北京文史》2001,(1):26-27,25
时间过得真快,特别是年岁大的人,越感到光阴易逝。前几天凑巧遇上马连良先生之子马崇仁,谈到今年是马连良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又让我回忆起有关马连良先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自居易所的长篇史诗《长恨歌》,清代剧作家洪昇所的戏曲《长生殿传奇》等许多学作品、野史小说中都有“太真外传”这个情  相似文献   
3.
《抗金兵》与《生死恨》是梅兰芳先生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编演的两出新戏。今年是“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70周年,为表纪念特意写出此文。  相似文献   
4.
伯夷、叔齐何许人也?您不是听过京韵大鼓吗,当年“鼓界大王”刘宝全唱的《百山图》,唱词中有这么一句“伯夷、叔齐不吃周家饭,弟兄们饿死在那首阳山”,说的就是伯夷、叔齐的事情。伯夷、叔齐是亲手足,兄弟二人系孤竹君之子。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曾在军前拦住武王马头,力谏武王不要伐纣,武王不听,灭商立周,伯夷、叔齐二人跑到首阳山“不食周粟”,把首阳山的野草都吃光了,最后饿死在首阳山。那是商、周时的事了。  相似文献   
5.
家父姚玉芙出生于江苏省吴县,3岁时苏州大旱,为生活所迫被典卖到北京“大街迟家”(现在西珠市口大街路南),后来学京剧老生,曾在“喜连成”搭班演戏,小有成就,灌过唱片《卖马》,学谭鑫培。17岁出师到天津搭班,不久因嗓子倒仓不能上演,流落天津。 1915年(民国四年)梅兰芳搭俞振庭的“双庆社”到天津演出,与姚玉芙见面。此时姚玉芙的嗓子已倒过来了,只是没有了大嗓,可是小嗓出来了,又高又亮,只好改行唱青衣。梅兰芳做了姚玉芙的带路人,并推荐姚玉芙与自己同搭“双庆社”,在前面唱一出正戏。这阶段姚玉芙经常演出的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