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物和考古     
1984年3月5日至14日,文化部文物局在成都召开了考古发掘工作汇报会。来自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文物单位和有关科研、高等院校考古工作的同志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夏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苏秉琦、副研究员马得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吴新智应邀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文化部文物局顾问谢辰生,文化部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黄景略就如何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作了讲话。应与会者和其他许多同志的要求。本刊将上述同志的讲话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2.
作为古代中非交通关系证据的瓷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和非洲相距迢迢几万里,陆路交通要越过荒漠渤海和崇山峻岭,海道也要远涉重洋,冒着洪涛巨浪的危险。但是,根据文字记载和考古资料,中非人民在遥远的古代就开始了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这些令人珍视的事迹,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介绍过。这  相似文献   
3.
夏鼐 《文物》1962,(Z2)
这一枚所谓"和阗马钱"系黄文弼先生于1929年和阗北的阿克斯比尔的旧城所得。黄先生的《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对于这枚铜币曾加描述和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汉武帝时代(公元前二世纪末)以来,“丝绸之路”一直是西方和远东之间历史文化各方面相互接触之路。在中世纪,“丝绸之路”是沟通相距约七千五百公里之遥的居于东西两端的拜占廷和中国的一座桥梁。拜占廷帝国在鼎盛时期,其疆域从巴尔干半岛一直延伸到埃及,把地中海东岸的一些地区连结在一起。中国的史书把拜占廷称作“拂菻”,这个名称可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明的起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杰出的考古学者夏鼐同志,6月19日在北京逝世。两年前的春天,夏鼐同志应邀在日本作过三次公开讲演,围绕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向日本人民扼要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三次讲演稿经日本学者翻译、作序跋、加注释、配图表,编为一集,在日本连续印行了三版;讲演集的中文版也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刊现在转载其中的第三章《中国文明的起源》,表示对夏鼐同志的深切悼念。鉴于讲演集中文版问世在即,转载时省略了书中的提要、插图、图版和注释。  相似文献   
6.
略谈番薯和薯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今年第3期中刊登了一篇《略谈甘薯和甘薯录》。这篇文章既以甘薯(即甘薯)便是番薯的异名,但又依照《甘薯录》的编者的意见,以为我国从很远的古代起就种植了甘薯(番薯)。实则番署并不是我国古代的"甘薯"。后者当是薯蓣的一种。这事牵涉到我国农业作物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可不加以辩明。  相似文献   
7.
这次文化部把全国各地区在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的古代文物的一部分,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实在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虽然所展出的只有三千余件,但是这些是从十五万多件的出土文物中选出来的。随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各地的基本建设工程更将展开,将来出土的文物更将众多。这些文物在历史研究上和爱国主义教育上,都将发生很大的作用。大家,尤其是考古工作者,对于这样丰富的宝贵材料的发现,自然要感到万分的兴奋。  相似文献   
8.
下面的兩篇文章,是考古工作人員訓練班的教材,為了幫助各地文物工作人員業務學習的參考,我們徵得考古訓練班和講授者的同意,在本刊摘要發表。以後並將繼續選择一部分有關文物工作的其他教材刊出。  相似文献   
9.
瑞典所藏的中国外销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10月,我在瑞典哥德堡历史博物馆中看到一大批十八世纪的中国外销瓷。据陪我参观的瑞典朋友说:二十来年前一位中国专家看到这批外销瓷时,询问这些是哪一国家烧造的。我后来一查书,知道欧美的陶瓷史专家中从前也有人误称它为罗斯托夫特瓷(Lowestoft parcelain),以为是位于英国西南海岸的该城所烧造的。所以我  相似文献   
10.
漫谈敦煌千佛洞和考古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敦煌千佛洞是我国中古时代艺术的宝藏,是我国先代人民的辉煌的文化成就。一九四四年春间,我到敦煌去做考古工作,夏季停工时,承常书鸿所长的招待,我曾在千佛洞住了一个多月。每天跟着向觉明、阎文儒二先生钻洞子。洞中的壁画和塑像,在我的脑中留下了不能磨灭的印象。这次敦煌文物研究所在北京筹备展览,我看过一遍,如晤故人,如温旧梦。一切都仿佛犹昨,谁知韶光已轻易地流过七年多了。郑西谛先生要我写一篇文章。我想从考古学的观点,拉杂地谈一谈敦煌千佛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