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夏敏 《民俗研究》2001,(4):122-138
歌谣都有礼俗化倾向,是因为歌谣均发生于岁时、人生两大礼俗(早期为纯原始宗教性的,后期为世俗化的);同时,歌谣唱诵本身就是重要的礼俗成分。可以肯定地说,在人类文化史上,歌唱曾是人类生活文化中的必须内容,何时用说,何时用唱,都是有民俗规定的,久而久之,歌唱即成为许多民族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例如藏族能歌善舞,纵情豪饮,迷人的歌舞,香醇的美酒,特殊的气质,都是民俗活动培养的。歌舞和饮酒穿插于劳动间歇的各种仪式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
夏敏 《文史春秋》2003,(7):44-45
刘三姐的故事,从唐代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解放后,也经历了数十个风雨春秋,至今仍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3.
在宜州原有的《庆远府志》和《宜山县志》中,均有“明义马冢”条目。在城东北郭小北门江岸上,明惠帝云游至庆远寓西竺寺,时卫指挥彭英先曾侍帝,遇之,呜咽不自胜,馈蒸羊,帝起作偈而诵之,乃食。既登舟,英复多所献,帝解所乘马酬之,复作偈日:“蹴蹋人间几许年,艰难险阻共周旋,我今别尔东西去,何日相逢兜率天。”  相似文献   
4.
夏敏 《民俗研究》2004,(2):185-187
早先阅读林耀华先生的《金翼》,我被他那游笔式的学术写作方式震慑住了,一种纯正地道的人类学思考居然可以用如此自由新异的手法去写。后来又读林先生高足庄孔韶先生的《银翅》,感到庄先生干脆彻底地继承了林先生的衣钵,而且进一步强化和推进了这样的笔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夏敏 《广西文史》2008,(1):57-58
我区宜州市(前为宜山县)城郊北山的半山之中,有个闻名遐迩的白龙洞,在其洞口的东侧石壁上,有一块刻着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等的唱和诗碑(见复印片)。1860年(清咸丰十年)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师驻庆远府(今宜州市)时,乘政暇之余偕诸大员巡视芳郊并登上白龙洞,对其中的壁诗很感兴趣,而刘云青诗更吸引了他,诗云:异境从天辟,登临眼界空。万家遥带雨,一水怒号风。古佛形容怪,奇人气象雄。回看腰上剑,飞去作长虹。  相似文献   
6.
藏民族凭借巍巍青藏高原,在蓝天白云下展开自己的生存,并使自己的生活富有生命魅力地延续下来,是因为在悠悠万年时光中藏民族选择并培育了畜牧业和青藏畜牧文化。人与马、牛、羊结下了万年不解之缘。在诸类生命中,人与马有着深远的生命认可关系,从格萨尔赛马称王到一年一度的赛马节,人们口碑事典地强化着对马的生命的文化认同。在此我们辑录《马背世界》专栏以飨读者,并提请注意:马除了本栏目描述的文化建构功用外其自生状态中就透露出了生命中天然的伦理品质和它们群落的社会规则,最重要的是马除了作为牧畜,它还是继人之后走进青藏畜牧文化建构者行列的第二类生命。骑马放牧事实中,马和人都是护牧守群的主体生命。严格意义上说,马和人在品类生命的意义上是共同发展人类畜牧生存的生命兄弟。  相似文献   
7.
目前看来,歌谣似乎是一个离现代人越来越遥远的文化事象,似乎是现代生活中日益褪色的“古典”。然而当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倍感孤独、寂寞、空虚、惆怅的时候,我们总想象我们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