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淞沪烽火——十九路军“一二八”淞沪抗战纪实广东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此书收入16篇有关一二八淞沪抗战史实的文章,主要是政协文史资料系统多年来发表的原十九路军将领和有关人士的回忆录。这些文章以当事人亲身经历、亲见亲闻,翔实、具体地记述了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的主要经过和海内外各界同胞支持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情况。此书提供的资料,可供研究一二八淞沪抗战参考。  相似文献   
2.
林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郏县境内,既有由北汝河与沣溪水交汇形成的风光旖旎的护寨河,又有由红石砌筑而成的雄伟壮观的护城墙。林沣寨的红石建筑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 1862 年),如今得以完整保存,形成中原地区罕见的红石建筑古寨群落。这些古建筑不仅是林沣寨族人缅怀先辈的精神寄托,而且对于研究清明两代的建筑文化与人文艺术也具有参考依据。本文就将围绕林沣寨的古建筑保护展开系统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西藏     
我在西藏,如果不算上四岁以前,正好是四年。 一九九○年初春,我深深地陷入幻觉之中,以为此去离天最近的西藏,可以听到我梦寐以求的声音,并由这个声音引导着,变成一个通灵的人。 当神圣的布达拉宫在我的视野里越来越清晰时,我不禁双手合掌,为小小的愿望祷告。同时,感觉到了  相似文献   
4.
奥洛维扬纳亚火车站周围地区的中世纪墓葬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今已知的考古学遗存的数量,波诺涅是东外贝加尔地区占据首位中的一个。18世纪的科学考察队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热衷于地志学研究的人们都在这里进行过工作,基谢列夫考古考察队的工作人员和杰出的苏联考古学家奥克拉德尼科夫也都在这里进行过考察研究。  相似文献   
5.
东外贝加尔的中世纪焚尸葬墓及其民族文化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赤塔师范学院考古考察队对东外贝加尔地区的森林草原地带(音戈达河、石勒喀河流域,以及雅布洛诺夫山脉),进行的考察研究,提供了关于这一地区古代历史的新资料。其中公元1千纪末~公元第2千纪初的墓葬所提供的资料,具有特殊的意义,它能够确定关于当地的蒙古语族部落和通古斯语族部落同邻近的突厥语族部落之间的关系。因此于1980年发掘的这座焚尸葬墓具有重大的意义。该墓葬发现于雅布洛诺夫山脉的山脚下,位于赤塔市西北40公里的鲁切伊卡村附近。  相似文献   
6.
1995年8月28日上午在糊南长沙举行了电影《杨开慧》首映式,母亲和我作为开慧烈士的亲属荣幸地出席了首映式。毛泽东同志的儿媳邵华、孙子毛新宇和我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合影留念。 电影把我们带回到65年前……我们深切缅怀开慧,也缅怀陪伴在开慧身边鲜为人知的骄杨之母——向振熙老人。 向振熙老人是我的姑祖母,我们曾相处  相似文献   
7.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傈僳族山寨。那里山青水秀,泥土黑黝黝的,五谷瓜果样样都有。那里的人们和睦相处,过着快快乐乐的日子。邻村有个叫木嘎扒的山官,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对这个山寨早已唾涎三尺,只是害怕山民们,才不敢轻易下手。有一天,木嘎扒独个在喝闷酒解愁。这时,他那东赂西赌、无恶不作的干儿子来拜访他。看到他心情不好,就问:“干爹,什么事这么愁眉苦脸?”木嘎扒就  相似文献   
8.
9.
何开四 《巴蜀史志》2022,(3):120-123
近日,作家苗勇撰写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晏阳初》即将付梓,索序于我,欣慰之余,欣而允之。晏阳初清光绪十六年(1890)出生于四川巴中,曾留学美国,为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事业奉献70年,毛主席盛赞他“以宗教家的精神努力平教运动”。晏阳初曾被国际社会尊崇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是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的世界性人物之一。我长年从事文学工作,多次到晏阳初的故乡巴中采访,对他毕生从事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事业感佩于心。  相似文献   
10.
南宋时,圣政修纂完毕后,须进呈皇帝和太上皇。在进呈过程中,宋廷制定了一套庄严肃穆而又极其烦琐的仪式。进呈皇帝之仪在皇帝和大臣处理日常政务的垂拱殿中完成。进呈给太上皇帝之仪在太上皇帝居所完成。在迎奉圣政和皇帝赴太上皇帝居所的环节中,秘书省道山堂和祥曦殿成为与进呈仪式紧密相关的空间。圣政的进呈仪式是由太上皇帝、皇帝、臣僚面向公众共同完成的两场表演,这种可视化表演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对皇帝而言,是向天下臣民宣示自己总结和继承先朝的政治遗产,开启本朝的治道,并且以自身的实践教化臣民,传递"孝"的理念,倡导"孝";对臣僚而言,通过仪式表演,表达了他们致君"贤能"的愿望。圣政这种史籍的进书仪式为我们考察南宋官修史籍进书仪式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