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汉人忙碌的一天是从吃热干面开始的。“老板,来一碗热干面。”这也许是每天清晨在武汉街头出现频率最多的一句话。接下来就是下面的师傅的一连串熟练动作,先将备好的面条装进竹捞子里,在沸水中烫上几遍,盛人碗中,浇上芝麻酱,加入少许盐、酱油、味精、胡椒,再佐以葱花、萝卜干,一  相似文献   
2.
武汉近代的民营工业中,“周恒顺机器厂”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中国近代工业许多“第一”的记录上都留有“周恒顺”的名字:1905年,“周恒顺”生产了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7年,“周恒顺”生产了中国第一台15匹马力的抽水机;同年,它又制造了中国第一台60匹马力的卷扬机。“周恒顺”生产的各种成套机器设备畅销全国,其影响如同湖北枪炮厂所产的“汉阳造”一样,可谓是举国皆知的。  相似文献   
3.
百年显真楼     
武汉最早的照相馆是1872年左右、由广东人在汉口回龙寺开设的荣华照相馆。随后,一位姓庄的江苏人也在附近开设“鸿图阁”。日本人在武昌奥略楼开设的照相馆也随之而起。当时,摄影作为一项新鲜事物令人向往,有的肖像画家被摄影所吸引,弃画从影。1878年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上,华侨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投身祖国的工业建设,在艰难的环境下创造出了不平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之际,武汉曾产生过“四大名牌”,即:苏恒泰纸伞、汪玉霞糕点、老九如梳笆,以及我们这里要说的曹正兴菜刀。它们都是手工制作,精致独特,美轮美奂,是地道的“武汉制造”,而且关乎人们的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武汉人好吃,尤其好煨汤。要煨汤,砍骨切肉的刀具是少不了的,而曹正兴菜刀正好满足了这种偏好。它刀刃口锋利,切姜不带丝、切肉不带筋、砍骨不卷口,削肉剁骨头样样称便,深得武汉市民的喜爱,成为人们居家的必备品。  相似文献   
6.
提到“邹协和”,如今知道的人恐怕不会很多。它不像老通城、曹祥泰、显真楼等老字号,虽已残破,却仍在人们的视线之中。“邹协和”则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它仿佛一颗流星,耀眼而短暂,只有那一道划过天空的亮光,许  相似文献   
7.
用毛笔写字。当下谓之书法,在半个世纪前。却是国人书写的一种极平常方式。下至幼童。上至老叟,只要读书学习,就少不了提笔蘸墨、上下挥舞的功夫。执笔端坐于案头成为那个时候读书人的基本形象。中国为文明之邦,民间久有向学之风。即便家徒四壁,毛笔总会备上一两支的,这是耕读传家的风尚,至于派不派得上用场,则无关紧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股份经营 自汉口成镇,便有"本地人少异乡多"的说法.这里所谓"人"大多是商人,而非普通居民.换句话说,汉口自来就是外籍客商居多的城市.如早期的淮盐贸易多由徽州人经营,粮食的转运以湖南人居多,丝绸布匹、金银首饰为浙帮所专擅,而山货皮毛则是山陕商人的天下,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史上,1927年武汉人民收回英租界是一件彪炳史册的伟大事件。它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精神,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持续不断的反帝斗争的一次伟大胜利。而在收回英租界以前,湖北暨武汉地方当局也曾有两次接收外国租界的举措,其性质与结果与前者颇不相同,知之者寥寥而论之者亦少。笔者认为,民国初期武汉地方当局接收德、俄租界与1927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老武汉的记忆中,“谦祥益”与其说是一个布店的名号,不如说是城市的一个地标。初来汉口的人要打探汉正街的某一去处,人们往往会以“谦祥益”为参照点,说某某地方“在谦祥益上头”,或某某地方在“谦祥益下头”。为何这样说呢,大概一则“谦祥益”居汉正街中段,像圆心一样,可通向四方,便于寻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