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金初 《神州》2011,(9S):92-92
作文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作文需要教师精批细改,关键是怎样批,怎么改。为什么教师辛辛苦苦批改出来的作文大多数学生“不屑一顾”呢?教师精批细改,学生一目十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而不是“发现”。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学校领导迷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实在有损于学生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阻碍了,这是最大的损害。”作文是个体性相当强的精神劳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不能不让学生全程参与这一过程。与其教师一个人做些不被重视的劳动,倒不如发动学生做大家关心的事。教师对学生作文只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修改意见,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这样,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出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表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