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位于山西省新绛县阳王镇阳王村的稷益庙,因其绘有总面积达130平方米的明代正德年问的壁画而闻名海内。据壁画上的题记,“正德二年秋九月十五工毕,翼城县厕师常儒、男常耒、常耜,门徒张纲,本州画士陈网、侄陈文、门徒刘崇德”,可见壁画是正德二年(1507年)由翼城画师常儒、绛州(今新绛县)陈网领衔绘制完成。  相似文献   
2.
史晓雷 《文物春秋》2012,(6):17-21,F0002
山西稷山县稷王庙的献殿前檐栏板上,保存有清道光年间的四幅农事木雕,刻画的是我国传统农事劳作的犁田、播种、碾场、扇车场景,是研究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特别是农具发展演变史的珍贵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出土的汉代陶俑与画像砖石中,一种劳作者双手持握的器具多有出现。相关学者对其有四种判断,分别是铡刀、筛、盛器、扬扇。根据该器具的形态以及对画像砖石中劳作场景的分析,可以判断该器具是汉代粮食加工中的扬谷器——扬扇。  相似文献   
4.
1999年1月,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屯留李高乡北部的宋村发现了一座金代墓室。据墓室内的纪年题记,该墓葬的时间为金太宗天会十三年(1135年)。据考古发掘简报,在墓室的壁画中一共绘有8件农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