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山西省山阴县西沟村农民为制砖坯挖土,在地表以下1米深处挖出两件汉代五铢钱铜范。两范形制及钱腔设计一致,缺盖。范身略呈平行四边形,四角圆弧,前端突出浇口。一侧通长17、另一侧通长15.5、宽7、厚1厘米。范内并列两行钱腔,每行钱型4枚。钱径2.5、正方形穿边长0.8厘米。阴刻篆书反文"五铢"二字,字画清晰。钱腔每枚开一小浇口与范中央的直浇道相通,直浇道长14.5厘米,前端漏斗形浇口宽2厘米(见图)。范背附一环纽,长  相似文献   
2.
苏民故乡情     
对于一个随祖辈飘泊异乡、以四海为家的游子来说,家乡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概念,岁月让异乡的游子对祖辈居住之地的神往、遥想、思念,沉淀成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情。这种乡情其实已经含有一种浓郁的化韵味,成为一种对血脉相承的传统化的景仰。  相似文献   
3.
作为县级地方志部门,如何做好新一届志书编修工作,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一、建立建全组织机构 我省自首届县级志书修成之后,县级地方志办公室在屡次机构改革中陆续并入档案局、党史办。合并后县志办的工作职能必然受到限制,专业人员也被安排承担其它工作。为此,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加强修志队伍建设,应是县级志书续修准备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伯沆(1871-1944),名瀣,一字伯谦,号无想居士,晚年自号冬饮,是近代江苏文化代表人物之一。世居江苏省溧水县石湫乡,明末迁至南京,寓秦淮仁厚里。学识渊博王伯沆少年时即以才学见长,能勤学精研,其道德文章为时人所誉。辛亥革命后,王伯沆先在江南图书馆善本部工作。民国4年(1915),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易园面请他任国文主讲,王伯沆不受聘,只答应“试试看”。可是一经讲课,学生无不为之心服,声振教育界,于是乃任教授。此后,学校改称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直至最后改称中央大学,王伯沆一直在该校任教。其弟子卓有成效者众多,语言…  相似文献   
5.
2002年3月18日,坐落在东南大学的“田原书画作品陈列馆”举行隆重的开馆仪式。一位78岁老人风趣的开场白迎来一阵阵的掌声:“感谢东南大学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牛棚’,我庆幸我的‘孩子们’有了这么好的归宿……。”这位精神健朗、诙谐幽默的老人就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能艺术家”田原先生。  相似文献   
6.
<正>南京市溧水区南部的洪蓝,一个风光旑旎的山水古镇,她灵秀飘逸,风姿绰约。无想山雄踞东南,小茅山突兀西北,胭脂河蜿蜒曲折,石臼湖碧波荡漾,水库塘坝星罗棋布。青山绵绵,流水潺潺,构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美丽的山水,蕴藏着丰厚的人文气息,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美丽的山水,吐露着悠然的田园生活气息,释放出南京新副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7.
石臼湖,经胭脂河与秦淮河相连,位于溧水县境西南部苏皖交界线上.分属江苏省溧水、高淳和安徽省当涂3县.面积208平方公里。因其形似石臼,故名。石臼湖四周皆山,风光秀丽,千百年来。盈盈碧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栖身于湖滩上的人们。微风温和地抚弄着湖面.湖水好似一个腼腆的少女在低吟浅唱,歌唱着石臼湖的美丽和富庶。  相似文献   
8.
无想山位于南京市郊溧水县城南9公里处,素有溧水第一胜境之称。自古以来,无想山以其幽僻清静、奇美壮观,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前来游览观赏,并留下许多美丽的诗篇。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被贬任溧水知县期间,曾多次来此游历,有《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相似文献   
9.
年鉴作为一种工具书,应该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年鉴事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一方面年鉴的编纂方式和经营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年鉴作为信息载体其实用价值还远没有被人们所认识。本文试图就提升年鉴实用价值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唐朝,繁华、开放、包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其璀璨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国的使者、商人、留学生、僧侣等纷纷涌入。唐朝也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四方异域朋友,共享盛世繁荣。长庆元年(821),唐朝对外国留学生开放科举考试,并专门设置“宾贡科”,登科及第者称作“宾贡进士”,“宾贡进士”也可成为唐朝官员。这一举措吸引了四方异域学子纷至沓来,入唐留学蔚然成风。留学生们可在唐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