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晓婧 《文物世界》2015,(1):10-14,46
太湖地区史前玉玦以素面、扁圆环形玦为代表,主要用作耳饰,盛行于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晚期,其主流材质、制作方法分别由石英向软玉、打制法向切割法转变,体现了石英玉时代向软玉时代的嬗变及玉、石制作技术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一 窗外,寒风阵阵,雪花飞舞;窗内,画家走笔,春意浓浓. 2016年1月21日,农历腊月十二,年味越来越浓.我们一行走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新添堡村,这里被誉为大通农民画“创作基地”.一番热情的寒暄之后,笔者便从画家们的农民画作品中分拣出年味十足的几幅代表作.  相似文献   
3.
从考古发现来看,山东地区已出土的东周青铜矛多达90余件,与戈、剑、镞等构成东周墓葬基本兵器组合,但目前相关专题研究并不多见。2001年,王青先生在《海岱地区周代墓葬研究》^[1]一书中,对周代青铜矛进行了型式划分,简要总结出三角形矛和柳叶形矛两种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文献和考古出土实物证明,至迟在战国时期,灯已经被广泛使用。《楚辞·招魂》载:"兰膏明烛,华镫错些"。"镫",汉代时写为"燈",由"金"和"登"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