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政府角色归位应该从影响政府定位因素的诸多关系出发。从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来看,要落实好以人为本;从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来看,要谋划好市场规划;从处理好政府与社会关系来看,要培育好公民社会;从处理好政府与政党关系看,要调整好权力格局;从处理好政府与自然关系来看,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16世纪70年代,在英国发生了一场被称为“谏言书之争”的争论。争论的双方,一方是清教长老派的始作俑者托马斯·卡特赖特(Thomas Cartwright,1535—1603),另一方是英国国教会的代言人、日后的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惠特吉夫特(John Whit-gift,1530—1604)。这场争论为双方系统阐述各自的宗教立场提供了机会。然而,正如研究卡特赖特思想生平的权威人士皮尔逊所言:“卡特赖特与英国国教会的争论不是一场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欧洲的教皇权与英国王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世纪欧洲的教皇权与英国王权刘城教皇权与王权,是并存于中世纪天主教各国的两种权力体系。正确地评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中世纪的西欧社会和16世纪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英国为例,对教皇权与王权的关系以及这两种权力如...  相似文献   
4.
“唯信称义”思想的革命意义,在于将中世纪天主教为灵魂救赎设计的烦琐路线化解为单一路径,在“信仰”与“恩典”之间建立起直接与必然的联系,从而将基督徒从沉重的罪恶感之中解放出来。“唯信称义”思想对灵魂救赎单一路径的探索,引发了基督教神学的一场革命,并且奠定了基督新教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本文将“唯信称义”置于基督教神学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加以考察,探寻路德思想的发展轨迹与心路历程,借以澄清“唯信称义”思想的确切含义以及与天主教传统教义之间的分歧和继承关系,进而揭示16世纪宗教改革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英国中世纪教会法庭与国王法庭的权力关系刘城12—13世纪的英国,在宗教法以及教会法庭司法审判权初步形成的同时,国王法庭的司法审判权也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并逐渐发展起普通法。在此之后直至16世纪宗教改革,宗教法与普通法这两种法律、教会法庭与国王法庭这两个...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城 《世界历史》2003,2(1):86-97
20世纪的历史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历史学家赫克斯特早在世纪中叶就把这一变化定性为“历史学革命” ,并且将这一革命与 1 7世纪的“科学革命”相提并论 ,同样视为学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①。 2 0世纪的历史学革命深入到史学研究的许多方面 ,英国宗教改革史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2 0世纪的英国宗教改革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波拉德奠定的。从世纪之初始 ,波拉德主持伦敦大学的都铎史研究达 50年之久 ,埃尔顿评价这 50年的都铎史研究 ,“产生了一代具备专业态度、经过专业化训练的都铎学者 ,其结果是彻底改写了 1 6世纪的英格兰历史”…  相似文献   
7.
缓慢而微小的变革:亨利八世时代国教会宗教信条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国16世纪宗教改革重新定义了"世俗权力对于教会的责任",国教会"最高首脑"不仅是"信仰的护卫者",而且有责任"促进信仰的和谐与统一".这样的责任定位迎合了宗教改革后信仰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要求世俗权力建立超越教派的统治,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神学教义改革的政治化解决方案.本文通过解读亨利八世时代产生的三部信仰阐释,深入诠释了如何构建"信仰的和谐与统一",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缓慢而微小的神学教义变革.  相似文献   
8.
圣职推荐权与教士的职业生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城 《世界历史》2004,(4):101-109
教士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居于强势的职业群体。本文以中世纪的英格兰为例 ,论述了教士任职制度的运用机制。教士就任新职需由教皇或主教进行资格审查并安排教区 ,然而在授予圣职的教会组织与接受圣职的教士之外 ,存在着起决定作用的第三种力量———圣职推荐人。圣职推荐人为教士任职提供经济收入来源———圣俸或薪俸 ,是教职界潜在的“雇主”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士在职业生涯中的升迁沉浮。教职界的职业竞争在本质上是对圣俸与薪俸的追逐 ,良好的职业前景固然需要良好的职业素质 ,更需要圣职推荐人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刘城 《世界历史》2007,2(3):25-37
"基督徒皆为司祭"的主张意味着每一名基督徒都有资格为自己主持礼拜仪式,依照这样的思想逻辑,以演绎宗教礼拜仪式为职业特点的天主教司祭还有必要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吗?本篇论文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出发,对比宗教改革前天主教司祭与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职业功能的差异,探讨了宗教改革对教士职业的影响,以及英国教职界经历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刘城 《世界历史》2007,(3):5-37
“基督徒皆为司祭”的主张意味着每一名基督徒都有资格为自己主持礼拜仪式,依照这样的思想逻辑,以演绎宗教礼拜仪式为职业特点的天主教司祭还有必要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吗?本篇论文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出发,对比宗教改革前天主教司祭与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职业功能的差异,探讨了宗教改革对教士职业的影响,以及英国教职界经历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