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国洲 《攀登》2000,(1):6-10
价值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改革开放20年来,邓小平以辩证法大师的睿智,拥熟地运用这一方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使中国一扫干年沉疗,在世纪之交终于走上了全面复兴的康庄大道。毫无疑问,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中的价值分析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民群众:价值分析的主体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部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①。价值作为表征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指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统一,即客体属性对主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和效用。从…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基础的微观结构将发生影响全局的重大变化。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部分,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事实上,这种变化在生活中已是可以感知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在西方国家倡导和宣扬的个人本位的道德观的冲击下,对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集体主义、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的道德观产生逆反,认为只要不犯法、不损人,利己主义就是合理的,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人利己主义的人生追求,造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本文拟对这种貌似折衷的“合理利己主义”道德观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标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内容,其蕴含的高屋建领的理论破斥力和摧枯拉朽的现实震撼力,在新中国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辛求索中得到了正反两方面的充分论证,本文拟就此略呈浅见。一、生产力标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井辟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社会进步与否?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标准有两个:一是生产力标准,一是生产关系标准。生产关系标准是直接标准,生产力标准是最终的或最高的标准。马克思指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人…  相似文献   
4.
刘国洲 《攀登》2001,20(6):14-15
所谓“两个历史过程”,指社会生产和经济化的发展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两个历史过程的辩证统一,是江泽民“七一”讲话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本认为:这一思想与“三个代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忠实履行“三个代表”的过程,也就是两个历史过程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