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怀仁丹扬王墓为北魏平城时代晚期墓葬,是刘昶生前预营的自己与三位夫人的合葬墓。北魏平城时代太和以前不见多室墓,丹扬王墓前后双室、前室两侧附耳室的结构,是文明太后太和改制、推行汉化制度下的产物。墓葬中的忍冬纹特征与云冈二期石窟、平城时代太和以来墓中所见忍冬纹一致,鲜卑装人物砖的图案借鉴了太延二年(472年)以后墓葬中的人物俑形象,而人物砖的排列方式则与云冈二期石窟开始出现的供养人构图范式一致,说明墓葬年代不可能早于云冈二期石窟开凿的年代。残存的金箔屑、铅板等应为墓中原随葬器物的残留,同类器物仅见于平城时代晚期墓葬。丹扬王墓的位置,地处北魏王朝规划的南来汉人墓葬区范围内。这为丹扬王墓的年代与墓主身份推定提供了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郑州地区空心砖墓的形制分析,总结该类墓的形制变化规律,把其发展分为战国时期的滥觞期、西汉早期和中期的发展期、西汉晚期的繁荣期和东汉早期的衰落期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之上,认为其形制发展体现着“第宅化”的趋势,从墓葬等级、人物形象和铭文等方面综合考察空心砖墓主人的身份,并从经济、生产技术水平、社会和自然因素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3.
西江流域是岭南东周时期青铜文化遗存较集中的地区,青铜器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兵器和工具的组合及摆放位置、本地化的铸造技术、器物群的多种文化因素组合三个方面.当地的土著居民应该是这些文化的主体创造者,他们就是战国秦汉时期的"南越"等土著民族.  相似文献   
4.
刘中伟 《文物》2022,(12):4-9+2
<正>一概况万花遗址位于河南省武陟县龙源镇万花村西南,地处太行山东南与黄河以北之间的山前冲积平原地带,西北距焦作市15公里,北至太行山24公里。遗址以南2公里外,沁河自西向东流过,在武陟县城西南折向东南,经14公里后注入黄河(图一)。2012年冬,为配合基本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沿线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万花遗址。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3年3~7月,  相似文献   
5.
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器物装饰技法。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金银平脱技术是由最早出现于商代的金银箔贴花技术发展而来,经由战国、汉代较长时期的发展,到了唐代,这一工艺已得到创造性的运用,成为极具时代特点的器物装饰技法,对后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后世相关装饰工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中伟 《江汉考古》2023,(5):139-144
李济汾河流域考古调查,是以文献记载的晋南是夏王朝初创时期的王都为线索的,其学术目的是为从考古学上重建夏商历史寻找证据并探究中国文化的源头。调查过程中,与夏有关的遗存是工作重点,而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是意外发现。李济发掘西阴村前后,仰韶文化被认为是与小屯文化前后相接的文化遗存,仰韶文化与小屯文化的关系、仰韶文化的年代和仰韶是否为夏的问题,是当时考古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