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白鹿洞书院坐落在江西庐山南麓的五老峰脚下,这里群山环抱,一溪蜿流其中,泉清石秀,古木参天,有着浓厚的隐逸色彩,自古以来便是隐居读书的好去处。唐贞元年间(785~805年),东都洛阳人李渤偕其兄登山揽胜,因爱五老峰下四山环合,一溪穿流,别有洞天,遂隐居其中,养一白鹿,读书自乐,人称白鹿先生,其地亦得名白鹿洞。长庆年间(821~822年),李渤出任江州刺史,驻节九  相似文献   
2.
兰军 《沧桑》2009,(1):135-136,14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批中国留学生归国,架起了中国与国际教育组织及会议的桥梁,成为在国际教育论坛上向世界传播中国教育的中坚力量,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让我一直就向往那个古老而神秘、素以游牧好战著称的少数民族——羌族。四川阿坝州境内不知从哪个时代起有一支羌族部落聚居于此,至今保持了独特的羌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书院始建于唐代,约有5所。宋元时期,达156所,著名的有金华丽泽书院、慈溪慈湖书院、杭州西湖书院、婺州正学书院等。明代浙江书院有170余所,其中较著名的有杭州万松书院、绍兴甬上证人书院、余姚姚江书院等。清代浙江书院更多达400余所,著名的有杭州崇文书院、紫阳书院、求是书院、诂经精舍等。浙江书院对浙江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曾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著名学者吕祖谦、陈亮、叶  相似文献   
5.
兰军 《安徽史学》2006,1(5):69-74
在中外教育交流和冲突中,陶行知积极主张中国教育要参与到国际教育运动中去.他充分利用国际教育会议这一舞台向世界推介中国教育,以使中国教育在世界文化中不仅有一席之地,且要为其作第一流的贡献.陶行知向国际教育会议提交的报告都是其本人亲自参与的改造中国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正东林书院,为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理学家杨时创建。杨时,学者称龟山先生,是理学大师程颢、程颐的高足,在中国思想史上,以南传其师说而著称。东林就是其弘扬师说,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他居院讲学十八年,成就众多人材。其学传至朱熹,终于集大成而成为影响古代中国社会数百年的官方哲学。因此,东林书院也就因承接程朱而有"洛闽中枢"之称。东林书院位于无锡城东门。据史志记载,杨时"素爱庐山之胜",曾在佛教净土宗始祖慧远和尚聚众评  相似文献   
7.
"大东亚教育建设"是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重要内容。他们试图将大东亚共荣圈中的各国教育置于东亚新秩序的共同理念之下进行运转,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偏离自身的发展轨道,丧失自己的独立地位和主体精神。武汉是日本侵略者实施"大东亚教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据点。通过贯彻"反共、睦邻、和平建国"教育方针、选定具有日本教育背景的人员为教育行政官员、将学校日常管理置于大东亚教育建设理念之下以及推行日语教育等措施,实施"大东亚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