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当时,为了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办了几十种扮刊,数量之多居各苏区前列。其中,首屈一指的是《干部必读》(简称《必读》)。它是由川陕苏区最高领导机关—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主办的,是一份32开、油印的综合性政治刊物。这份刊物,对川陕苏区的建党建政建军,对红军的胜利作战,对推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四川军阀,论出身形形色色:有袍哥,有绿林,有市井游民,有擢自行伍……他们大多没什么文化,综合素质低,迷信鬼神自不必说.有些毕业于各类军官学校,甚至在清末民初的最高学府——保定军官学校,及北京陆军大学深造过,照理说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但他们大多也有迷信思想,并大搞迷信活动.个中有其深厚的历史、社会根源:一方面,他们都出生于偏僻而当时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四川,无论居家、住学、做事,耳濡目染,种种封建迷信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烙印;另一方面,自跨入军界,久历戎行,由低级军官跻身高位,在战云汹涌、刀光剑影之中,览尽人欲横流、欺诈诡谲、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情状.即使亲属、姻旧、世戚,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非打得对方丢盔卸甲,失地落荒,俯首称臣,绝不善罢甘休.军阀们正是在数百次的你死我活的血与火、灵与肉的争斗中,目击有的人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在各自的防区内,横征暴敛,巧取豪夺,通过形形色色的成文的、不成文的名目,从老百姓那里搜括钱财。一般来说,当时凡旅以上的将领都是豪富之家,少则拥有数万、数十万(银)元,多则拥有数百万元家财,拥有上千万元的也不是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报刊上发表的一些关于川陕根据地历史的文章和专著,在谈到红四方面军的作战对象——川军的素质时,普遍地把川军视为“双枪兵”或“烟灰兵”。如说川军“几乎人人都吸鸦片烟”,“一个个都是大烟鬼”;甚至还称阵地上“到处摆满烟摊,三五一堆,喷云吐雾”。上述说法,是过分夸大了的。下面拟从四个方面提出质疑,以存历史的真实。谬误之处,敬请识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处于防区制,大小军阀各霸一方,大者数十县,小者一两县。他们掌管着辖区内的一切大权,通过频繁的克扣军饷、鱼肉百姓,搜刮的钱财,少的数十万(银元,下同),多的几百上千万,有位军长竟至高达六七千万。即使一个营、团长,也不下数万元。每到周末、节假日,军官们或在家中、或在赌场聚首,总是要大赌一番。特别是春节期间,各部将领为联络感情,都要借拜年、吃春酒的机会,大赌特赌。驻省城的三个军长,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都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他们进驻成都…  相似文献   
6.
四川军阀范绍曾,出身袍哥,大字不识几个,却从一个低级军官逐次擢升至集团军副总司令,最后在翻天覆地的革命大潮中,率数万之众弃暗投明。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官家少爷闯荡绿林范绍曾号海廷,1895年生于川东大竹县清河场。祖父范守中担任镇长,家境富裕。俗话讲,“山高皇帝远,猴子充霸王”。范守中在方圆数十里内也算个大人物。绍曾之父范先级,排行第五,属土房,一贯不务正业。守中灰心之余,把希望寄托在海廷身上。海廷刚满5岁就被送入私塾,祖父期盼其长大成龙,扬名显赫。谁知海廷虽聪慧过人,灵气十足,学啥像啥,但就是讨…  相似文献   
7.
1934年9月,红四方面军粉碎敌六路围攻的重大胜利,震动了国民党反动集团。蒋介石为了“剿灭”红四方面军,彻底摧垮这座中国“革命发展的桥梁”,挽回败局,稳定四川形势,亲自飞赴西安策划了更大规模的“川陕会剿”。他一面电令刘湘即日复职,提挈“进剿”,令杨虎城“迅饬陕南各军袭击匪后,以资呼应”;一面饬令胡宗南部派兵由甘入川,进驻川北战略要地广元、昭化,令上官云相指挥的四十四、四十五、四十七各师及独第四旅,向川陕边境推进。在新的形式下,方面军总部为了系统总结建军经验,加强红军的建设,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以迎接将到来的更为艰巨的斗争,于11月向召开了有历史意义的毛浴镇会议与清江渡会议。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中的失误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离开遵义地区北上,拟进入川南,在宜宾和沪州之间地域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建立川西北革命根据地。这时,川军积极在长江沿岸布防,派重兵开赴川黔边境。1935年1月28日,红军在习水之土城与川军激战,未能得手,被迫向西撤退,放弃了渡江计划。其间,薛岳率领的中央军及川、滇、湘、黔等省地方军云集赤水流域追剿、防堵,妄图一  相似文献   
9.
关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几点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面积、区域、人口,许多专著和文章提供的材料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主要是统计数字偏大。本文拟从川陕根据地的初创、鼎盛两个阶段加以考订。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三五年初,中央红军长征进入黔北。一月中旬,中央遵义会议讨论今后战略发展方向,认为四川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比黔北好,决定渡过长江去四川建立根据地。随印,中央军委(简称军委)下达渡江作战计划。全军分三路向川黔边境开进。 中央红军北渡长江入川建立根据地,是长征途中一项重大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