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和外交家,他“七下西洋”的事迹已为人众所熟知。“七下西洋”的时间是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经历了二十九个年头。那么,宣德八年以后有无活动呢?  相似文献   
2.
(二) 推动战后改革的动力是什么?是由谁来领导这一改革的? 如前所述,战后改革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改革,理应由日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来领导,并由它来完成。他们曾经开展自由民权运动、大正民主运动,力图改革日本的政治制度。这种努力虽然直接或者间接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但未能完成这一改革  相似文献   
3.
二次革命失败后,黄兴于一九一三年八月流亡日本。一九一四年六月底,由日渡美。在日本逗留近一年时间。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收藏的外务省档案《有关各国内政之杂纂(中国部)——包括流亡者在内的中国革命党问题》(简称《中国革命党问题》)中的第六至第十二卷内,记录了黄兴一九一三年八月至一九一四年六月期间及赴日经过在日本的活动情况。特选译成组,题为《黄兴在日活动秘录》。这里发表的为1913年8月至9月部分。  相似文献   
4.
日本侵华史研究的最新重要成果──评《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俞辛,祁健民日本帝国主义是近代以来对中国进行侵略扩张的最主要的国家之一,当然也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要对象、在中国,已较早地开展了有关日本侵华史的研究,特别是近10余年来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刘大...  相似文献   
5.
井上清教授是我们熟悉的日本进步史学家,是为中日友好做过贡献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一九一三年生在日本高知县,一九三六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国史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张学良和蒋介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良是具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正义感的将领,在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蒋介石坚持反共内战的关键时刻,他以大无畏的气魄和惊世之举动,发动西安事变,扭转了国内局势,促成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他发动西安事变虽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铰为重要的便是在九一八事变中持不抵抗主义而断送东三省的沉痛教洲。因此,要阐明张学良走上西安事变的漫长道路,必须追  相似文献   
7.
日本决定对孙中山政策诸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决定对孙中山政策诸因素探析俞辛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与近代日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孙中山在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在国外渡过了17年6个月。其中在日本9年6个月,占54%;在欧美5年6个月,占31.4%;在南洋2年6个月,...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中日盟约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山的中日盟约问题辨析俞辛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中的一大悬案是1915年的中日盟约问题。这一问题涉及三份文献的真伪:该年2月5日孙中山和陈其美与日本的民间人士犬信太郎和山田纯三郎签署的《中日盟约》(以下简称《盟约》)及同年3月14日孙中山致日本外...  相似文献   
9.
乙秘第一三七八号十月一日下午二时四十分,章行严、章陶严、陆泳领、陆孟慈、周震鳞、刘承烈一同来访,在内室交谈。四时二十分,萱野长知来访并参与交谈。晚九时五分均告辞。乙秘第一三八五号十月二日一日晚七时五十分,居小石川区水道端町二丁目六十四号东乡馆的署名鱼潜的人来一函。二日下午一时五十分,黄牧来访议事,随后张继来访,参与议事。三时,二人一起离去。下午三时二十五分,仇鳌来访,五时离去。  相似文献   
10.
一众所周知,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德伙同俄法,迫使日本吐出战争中攫取的辽东半岛,相互争夺在华权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向德宣战,攫取德在山东的权益,瓜分太平洋上的德属岛屿。并且在凡尔赛会议上制裁过德国。可是,曾经相互厮杀的两国为什么三十年代结成同盟?日德两国都是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进入资本主义较晚。当它们进行对外扩张时,世界几乎被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瓜分完毕,因此只好用武力和它们重新争夺和瓜分世界。对此,日本外交史权威鹿岛守之助直言不讳地说道,“若把世界分为‘持有(殖民地)国’和‘不持有(殖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