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谐声偏旁系联同源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源词是音同或音近,且在语源上有联系的一系列词,同源词的系联自然须从音、义两方面入手.形声字的谐声偏旁不仅表音,又往往表义,因此同源词的系联可以充分利用形声字的谐声偏旁.  相似文献   
2.
对《同源字典》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同源字典》的一点看法侯占虎《同源字典》是以第一部汉语同源词典的身份面世的。这一工作无疑是开创性的,它填补了汉语语源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它虽然还不是对同源词的全部系联,但已初具规模,共收一千余组,三千余字。词典作者王力先生指出了以往随意系联的弊端,抱...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汉语词汇中某些词的本义是同时表达彼此相关或相对待的两个概念.如“受”同时表达受、授二义即是。这种词的本义就呈现出浑沦的特性。文中对此举例加以说明。这种词本义的浑沦性,不仅是研究词义应注意的问题,也是辞书编纂应注意的问题。本文就现行几部字典词典对文中所举词例的处理情况作了调查,指出可取之处、不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以谐声偏旁为线索,对以拱举、围抱、屈曲义为核心义的同源词进行系联。 [廾(共、拱)恭 供 栱 珙 衖(巷)(共手)(共车)] 廾,共字初文,古字形象拱手之形。《说文》:“廾,竦手也。,杨雄说廾从两手。”段王裁注:“此字谓竦其两手以有所奉也。”徐灏笺:“廾、共,古今字;共、拱,亦古今字。”共,拱手。《论语·为政》:“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郑玄注:“共,拱手也。”《仪礼·乡饮酒礼》:“坐奠觯,退,共。”郑玄笺:“共,拱手。”共从拱手义引申出共同义,“共”字遂成为此义专有,拱手义另造分别字“拱”字表示。《说文》:“拱,敛手也。从手,共声。”徐锴系传:“两手大指头相柱。”《广韵》:“拱,抱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墓之木拱矣。”杜预注:“合手曰拱。”《尚书·大传》:“桑谷七日大拱。”注:“两手扼之曰拱。”  相似文献   
5.
《说解字》成书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字书。正因为这样,在它的释义中保存了汉语词较早的意义,今天人们探求汉语词的本义时,就必定要依重于这种释义。但是由于《说解字》本身的错误或今人理解的错误,对其释义的利用就存在着种种问题。《汉语大字典》是注重解释汉字本义的字典,本对其利用《说解字》释义的问题举例剖析,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于1987年12月26日至1988年1月9日,北京大学和深圳大学联合在深圳大学举办了一期国际中国学研讨班。 国际中国学是以中同文化向世界传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学科包括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轨迹和方式,受容国在接受中国文化后本民族文化内在层次上所发生的诸种变异,国际范围内形成的“中国观”及其内容、特点和变迁,从对中国文化的具体研究中形成的诸学派及其特征,研究中国文化的各自独特的方法论,对中国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藏等。  相似文献   
7.
今秋 9月 2 1日至 2 3日 ,第二届汉语词源学学术研讨会在烟台举行。这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和烟台师范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并提交了论文。论文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诸如词源义与词汇义、造词的任意性与理据性、辞书编纂中词的理据、词源与字源、古文字研究与词源研究、西方语言理论与汉语词源研究 ,以及个词的推源和同源词的系联等。会上就某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并形成了共识。会上 ,著名语言学家王宁、张致毅作了重要发言。这次会议是 1 999年 8月在长春召开的首届汉语…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来,“音近义通”说畅行,开创了汉语词源研究的新局面。然而,由于“音近义通”说之“音近”概念模糊,且在实践中往往忽视了“义通”的因素,因此影响了汉语词源研究的进展。近年来,学们开始对“音近义通”说进行反思,指出音义二不可偏废,应互相制约,两维交叉:有的学还认为,音义二关系应以义为纲,以音为纬.而在意义的研究上,则开始从发生学及认知语盲学角度探索同源词语源义即“义类”的生成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9.
同义复合词,是指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词为词根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如资财、灾害、战斗、治理等。同义复合词是双音词,而且根词间多有互训、同训关系。如“辽远”,《说文》:“辽,远也。”又“远,辽也。”;“恭敬”,《说文》:“恭,肃也”。又“敬,肃也。”同义复合词不可分训,分训则失其旨意。同义复合词中也有虚词。顾炎武《日知录》卷24指出:“古经中亦有重言之者。《书》‘自朝至于日中是,不遑暇食’,‘遑’即‘暇’也。” “《左传》‘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尚’即‘犹’也。”所举“遑暇”和“尚犹”就是同义复合的虚词。训诂家又称同义复合词为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