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何建明 《南京史志》2023,(22):55-58
<正>【文题再现】托物言志,是文学创作的常用表现手法。它将个人的“志”(情趣、志向、理想等)寄托于具体的“物”,表达蕴藉而富有感染力。刘禹锡借助陋室表达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周敦颐借助莲花表达他洁身自好的人格和淡泊名利的胸襟,宗璞借助紫藤萝花表达对生命永恒的领悟和对积极人生的追求,贾平凹借助一棵小桃树表达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从祗洹精舍到武昌佛学院何建明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是中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两大重镇。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的创办,追根溯源,不能不提到杨文会居士在清末创办的祗洹精舍。①正如1923年夏季欧阳竟无居士在法相大学特科开学时发表演讲所说:“今兹所存,惟武昌...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8月 1 2日至 1 5日 ,“基督宗教来华与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东湖召开 ,1 0多个省市区的近 4 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暨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暨基督教研究中心协办。与会代表发表论文 30余篇 ,涉及基督教来华史的诸多方面 ,在新材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和新问题的探讨等方面取得了若干突破性的进展。章开沅先生称此次会议为“一次高层次的观点碰撞和学术交流”。一明清之际传教士来华引起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是近百年来中外学者研究的一…  相似文献   
4.
近代科技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8月15日至20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办的“近代科技传播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和台湾以及美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家的代表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围绕近代科技传播的方式与特点、科技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及思想文化的影响、近代教会大学与科技传播和传教士与近代科技传播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一、近代中国科技传播的方式与特点对于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一般认为主要是通过翻译介绍和派遣留学生等方式进行的。这次学术研讨会,一方面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和胡适都是对20世纪中国学术文化影响甚大的一代宗师,但他们不仅在文化观念、治学方法和治学领域上颇不相同,而且在与政治当局的关系上也迥然有别。胡适始终与政治保持着某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陈寅恪一向疏淡于政治,甚至不屑于与政治人物交往。即便如此,他们之间却一直保持着非同一般的信赖与推重。特别是始终坚守“独立之精神”的陈寅恪,在蔡元培去世后居然不顾国民党当局的用心,有意力荐胡适继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并在1948年12月“出人意料”地随胡适  相似文献   
6.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孕育和滋长,至隋唐而发展极盛。但是,南宋以后,便逐渐衰落,逮至清末光绪年间,“衰而濒于亡矣”。然而,到了民20—30年代,佛教界忽然呈现出自南宋以来所未曾有过的蓬勃朝气。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中国佛教在严重衰微了近千年之后又重新勃兴呢?要回答这个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