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朝晚期邺下义学繁盛,各种佛学思想在此融汇,以阿弥陀和弥勒为代表的大乘净土信仰上承洛阳北魏传统,在中原北方地区广为流传。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记载,结合邺城及周边地区与净土信仰有关的石窟、刻经、造像及题记等,探讨邺下净土信仰的传承及在佛教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玉与史前观念何利群玉器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慢长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广泛应用于祭祀、朝觐、丧葬、装饰等领域,而且被后世赋予道德观念而人格化,赋玉以德,喻人以玉。可以说,中国古代对于“玉”的理解就是伴随着其逐渐明确且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考古绘图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在继承传统手工制图的基础上,近些年引进了多种数字化绘图方法,如:完全正交摄影法、数字摄影制图法等。这些新方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操作不方便、存在变形及误差问题等,这些都有待我们今后解决。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是基于摄影测量原理发展起来的。其过程可用摄影测量中的空中三角测  相似文献   
4.
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发现与发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邺城遗址抢救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获得一批重要的学术资料。一、发掘概况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位于临漳县习文乡北昊庄北  相似文献   
5.
正邺城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扼华北平原南北交通之要道。东汉以降,历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北朝晚期又为中原北方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邺城遗址及京畿范围内曾陆续出土了一些佛教石造像[1],其中1997年在成安南街寺院遗址的发现较为重要,这里出土的造像以东魏北齐背屏式白石像为主,另有少量北魏的青  相似文献   
6.
2012年1月,春节前夕,在华北平原南部一处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河北省临漳县北吴庄附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建的邺城考古队,在邺城遗址东郭区内抢救性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出土北魏至唐代造像2895件(块)。这是国内出土佛教造像数量最多的一次发现,充分展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原北方地区佛学中心的历史地位。这项震惊世人的重大考古发现迅速传遍大江南北,邺城——沉寂千年的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伴随着邺城考古队整整三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邺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和佛教艺术史上的历史地位正一步步被揭开、展示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7.
6世纪中期,邺城取代洛阳成为中原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名僧大德咸聚于邺下,各种佛学思想融会贯通,北方深厚的禅学传统得以进一步发展。邺下禅学可分为瑜伽师宗的跋陀系禅法和楞伽学派的达摩系禅法两大系统,其中跋陀系僧稠禅法独步邺下,引领北朝禅法之风。同时,以慧可为代表的达摩系早期传人长期在邺城及周边区域弘法,历尽艰辛,矢志不渝,最终奠定了后世禅宗的思想基础和谱系传承。结合文献记载和邺城周边的佛教遗迹,文章概要探讨了北朝邺下禅学的发展脉络及史迹遗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