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春秋后期到战国,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儒法斗争是这一社会大变革时代阶级斗争在政治和思想领域中的表现。百家争鸣,当时并存着各种思潮和学派,但主要是儒法两家的对垒。以孔丘、孟轲为代表的儒家,竭力维护正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反动利益;李悝、吴起、商鞅和荀卿、韩非、李斯等法家人物,则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儒法双方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两条政治路线,两种思想体系,展开了反  相似文献   
2.
仪真 《文物》1973,(10)
生活于春秋后期的孔子,是当时正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代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都是为了维护奴隶社会的反动统治秩序,是顽固地反对革命的。正因为如此,一切剥削阶级没落时期的顽固的统治者,无不鼓吹尊孔,奉孔子为"至圣先师",以孔子的反动思想作为加强对人民剥削压迫的精神武器。剥削阶级的尊孔活动总是和当时的阶级斗争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仪真 《文物》1976,(12)
旧中国的资产阶级考古学,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烙印。中国资产阶级基于本身的软弱性,没有也不可能搞出一套自己的考古学体系。它直接贩运帝国主义侵略者输入的种种货色,同时又承袭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金石学。毛主席教导我们: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历史文物的研究鉴定被认为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的知识。旧金石学,特别是古文字的考释,似乎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竟有人称之为"绝学"。清代的官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宣称:"盖著述之中考证为难,考证之中图谱为难,图谱之中,惟钟鼎欵识义通乎六书,制兼乎三礼,尤难之难。"研究这种"难中之难"的学科的人真是屈指可数。金石学在当时为什么会披上这样一层神秘的外衣呢? 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对文物的垄断。当时,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珍贵文物,一旦发现,就会被有权势财力的统治阶级攫为私有。例如清代道光初年,陕西郡县(一说岐山)礼村出土了三件铜鼎,先后被两任县令"豪夺"了两件,就是著名的大盂鼎和小盂鼎。另一件方鼎"遂深藏不复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