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泽国  于跃 《风景名胜》2021,(1):0188-0188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加强,我党在第17次党内会议上也明确提出了“加强建设生态文明”工作章程,这是我国政府第 1 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划入了当前我党的行动纲领之中。本文主要探讨了雾灵山林业部门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对生态文明教育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雾灵山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措施,希望借此为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于跃 《文史月刊》2012,(3):66-67
伍子胥:渔父是恩人 春秋之际,父亲和哥哥被楚王杀死,一路死里逃生刚出韶关的伍子胥突然遇到了一条大江。后面有楚国的追兵,他必须尽快渡过江去,到达东方的吴国。可是,茫茫大江横在面前,如何得渡?  相似文献   
3.
于跃 《文史月刊》2011,(12):56-56
魏武帝曹操可谓一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兼诗人,他的才华不同程度地遗传给了他的儿子们。在他的25个儿子中,不乏才华横溢者,比如曹植;不乏武力超群者,比如曹彰;当然也不乏奸诈阴险者,比如曹丕。  相似文献   
4.
于跃 《神州》2012,(34):9
凶杀、死亡是文学史上的常描写的现象。而古代先哲早就开始思索真相、真理是否是客观存在,抑或只是客观实在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如果是后者,那么人又到底能不能认识真相和真理呢?在这两种看似不相关的领域,作家借助于对凶杀和死亡的描写和思索,提出了他们对真相、真理的看法。本文介绍了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对凶杀描写的作用,着重于介绍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以及德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彼得斯的《夜幕》中对凶杀、死亡的描写,比较了由此展示出的他们对真相、真理的可知性和存在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